公元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戊申年)
春季,二月庚寅日
皇宫里有人说皇后韦氏衣箱中的裙子上浮现出五色祥云,唐中宗下令画下来展示给文武百官看。韦巨源请求将这幅图向天下颁布,中宗批准了,还因此大赦天下。
迦叶志忠上奏说:“从前神尧皇帝(李渊)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桃李子》之歌;文武皇帝(李世民)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秦王破阵乐》;天皇大帝(李治)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堂堂》之歌;则天皇后(武则天)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娬媚娘》之歌;应天皇帝(唐中宗李显复位前的封号)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英王石州》之歌。如今顺天皇后(韦氏)尚未正式成为国母,天下流传《桑条韦》之歌,这是上天示意顺天皇后应当成为国母,主管养蚕缫丝之事。我谨献上《桑韦歌》十二篇,请求编入乐府,皇后祭祀先蚕神时演奏。”太常卿郑愔又顺着他的话进一步引申发挥。中宗十分高兴,对二人都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右补阙赵延禧上书说:“周朝和唐朝一统天下,上天降下的祥瑞征兆归于同一正统,所以高宗皇帝封陛下为周王;武则天时期,唐同泰献上《洛水图》。孔子说:‘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即使过一百代也可以预知。’陛下继承武则天的帝业,子孙后代应当能统治天下一百代。”中宗大喜,提拔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丁亥日,萧至忠上疏进谏:“对于受宠的亲信,只能用金银绸缎让他们富足,用精美食物让他们饱腹,不能把国家的官职当作私人礼物随意授予。如今官员职位已经很多,多余的官员是以前的一倍,他们谋求私利的欲望没有满足,人数还在一天天增加。陛下施加无尽的恩惠,皇亲国戚却有无限的请求,他们卖官谋利,徇私枉法。各个官府里,身穿高官礼服的人到处都是,这些人要么敷衍公事不称职,要么仗势公然违反法令,只是白白占据官位,对时政毫无益处。”中宗虽然赞赏他的心意,最终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三月丙辰日(初一)
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边上修筑了三座受降城。
起初,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岸有一座拂云祠,突厥将要入侵时,必定先到祠中祈祷,放牧战马、检阅士兵后才渡过黄河。当时突厥可汗默啜率领全部兵力向西攻打突骑施,张仁愿请求趁突厥空虚夺取漠南地区,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呼应的受降城,来断绝突厥向南入侵的道路。太子少师唐休瓃认为:“自从两汉以来,中原王朝都以黄河为北方屏障,如今在突厥境内筑城,恐怕劳民伤财,最终还是会被突厥占领。”张仁愿坚持请求,中宗最终同意了。
张仁愿上表请求留下服役期满的镇兵帮助修筑城池,有二百多名咸阳籍士兵逃跑回乡,张仁愿将他们全部抓获,在城下斩首,军中上下都吓得发抖,六十天就完成了筑城工程。三座城以拂云祠为中城,距离东西两城各四百多里,都占据交通要道,开拓疆土三百多里。又在牛头朝那山以北,设置了一千八百座烽火台,任命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驻守诺真水巡逻守卫。从此突厥人不敢越过阴山打猎放牧,朔方地区不再有突厥入侵劫掠,减少了几万镇兵。
张仁愿修筑三座城时,没有设置城门和防御工事。有人问他原因,他说:“用兵贵在进攻,不利于防守。敌人来了,就应当全力出战,要是有人回头看城池想逃跑,都该斩首,何必设置防御工事,让士兵产生退缩的念头呢!”后来常元楷担任朔方军总管,才开始修筑城门。人们因此敬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
夏季,四月癸未日
朝廷设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拔公卿以下擅长写文章的人(如李峤等人)担任。每当中宗到皇家园林游玩,或是皇亲国戚设宴聚会,学士们没有不全部随从的,大家赋诗唱和,让上官昭容评定优劣等级,优秀的给予金银绸缎赏赐;参与宴会的,只有中书省、门下省官员以及长期上朝的王公、权贵几个人而已,只有大型宴会,才会召集尚书省八座、九列官员以及各部门五品以上官员参加。于是天下人纷纷效仿,争相以文辞华丽为时尚,儒学中正直敢言的人再也得不到提拔任用。
秋季,七月癸巳日
任命左屯卫大将军、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职衔)。
甲午日,清源尉吕元泰上疏进谏:“边境还没有安宁,驻守征战没有停止,士兵们困苦不堪,物资运输疲惫困乏,但修建佛寺却越来越多,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劳民伤财,没有尽头。从前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只凭借节俭和仁义建立德行、留下美名,从晋朝、南朝宋以来,佛塔寺庙竞相兴起,而战乱接连不断,就是因为统治者喜好不当,互相攀比奢侈,百姓无法忍受才导致的。希望陛下把修建佛寺的钱财,用来补充边境的军费,让烽火战乱永远平息,百姓富足,那么如来佛祖的慈悲施舍、平等之心,还有比这更伟大的吗?”奏疏呈上后,中宗没有理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白话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