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集:北地观面色
朔风卷着雪沫子,像无数把细碎的冰刃,刮在轩辕脸颊上生疼。他裹紧了身上的兽皮袍,望着前方被冻得发硬的土地——这片北地,连空气都带着股凛冽的决绝,草木早早褪尽了绿意,只剩下枯黑的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
“再往前走三里,就是黑石山部落了。”同行的北地向导阿古拉裹了裹头巾,声音被风吹得有些发飘,“他们的巫医墨尔根,是这一带最懂‘看脸’的人。”
轩辕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自离开西域草原,一路向北,他见过牧民以马粪止血的粗犷,也试过羊肝补目带来的温润,却从未听过“看脸”能断病。他攥了攥怀中的兽皮记事册,封面上已积了层薄雪,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东夷的砭石、南疆的青蒿、西域的正骨术,此刻又添了几分对“看脸”诊病的期待。
黑石山部落的帐篷像一群伏在雪地里的黑色巨兽,帐篷外挂满了风干的兽骨和草药,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墨尔根的帐篷比旁人的大些,门口挂着一块磨得光滑的黑熊头骨,阳光偶尔穿透云层,照在骨头上,泛着冷硬的光。
“进来吧,风雪要大了。”帐内传来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带着北地人特有的厚重。
轩辕掀开门帘,一股混合着艾草、烈酒和兽皮的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帐内光线昏暗,正中央燃着一堆炭火,火苗舔着几块兽肉,发出滋滋的声响。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盘腿坐在毡垫上,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像北地冻裂的土地,却有着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正透过缭绕的烟气打量着他。
“你就是从南边来的轩辕?”墨尔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却无恶意。
轩辕拱手行礼:“晚辈轩辕,久闻墨尔根先生医术高明,特来请教。”
墨尔根咧嘴一笑,露出泛黄的牙齿:“请教谈不上。北地苦寒,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哪有什么高明医术。不过是见的病多了,摸出些门道罢了。”他指了指旁边的毡垫,“坐吧,先暖暖身子。”
刚坐下,帐帘被人猛地掀开,一股寒风卷着雪粒闯了进来,一个年轻牧民踉跄着扑进来,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脸色发青,嘴唇紫得像冻住的浆果,呼吸微弱。
“墨尔根大叔!快救救我娃!”牧民声音发颤,膝盖一软就想跪下。
墨尔根却没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目光在孩子脸上一扫,沉声道:“别急,把孩子放平。”
轩辕连忙上前帮忙,将孩子轻轻放在毡垫上。他仔细看着孩子的脸,青得发暗,连眼周都泛着乌色,小手冰凉,指甲盖也是紫的。这模样,他在南地见过类似的,多是瘴气侵体,可北地哪来的瘴气?
墨尔根伸出枯瘦的手指,没去碰孩子的脉,也没看舌苔,只是盯着孩子的脸,又扒开孩子的眼皮瞧了瞧,瞳孔有些散大。他眉头皱了皱:“孩子是不是在雪地里玩得太久?”
牧民连连点头:“是!刚才我没看住,他跟几个娃子去冰面上滑冰,回来就说冷,然后就晕过去了……”
“脸青,眼下发乌,是寒气伤了气血,堵了经脉。”墨尔根说着,从身后的药篓里抓出一把晒干的艾叶和几块生姜,“去,把这艾叶和生姜煮了,兑上半碗烈酒,温温的给孩子灌下去。再拿块热石头,裹上布,敷在他心口。”
牧民手忙脚乱地去了。轩辕却愣在原地,追问:“先生,仅凭面色就能断定是寒气伤了经脉?”
墨尔根瞥了他一眼,往火堆里添了块柴:“你在南边见过什么样的病?”
“见过瘴气发热,面色赤红;也见过湿热缠身,面色发黄。”轩辕如实回答。
“这就对了。”墨尔根指了指帐外,“天地万物,各有其色。春天草木发青,夏天烈日赤红,秋天作物发黄,冬天雪地发白,土地本身是黑的。人活在天地间,气血就像四季的草木,脸色就是气血的颜色。”
他指着炭火边一块被烤得发红的兽骨:“骨头本是白的,烧了就红,是有了火气;冻在雪地里的肉,会发黑发紫,是没了火气,被寒气困住了。人脸也是这样——”
正说着,帐外又进来一个妇人,捂着肚子呻吟,脸色蜡黄,额头上冒着冷汗。她刚站定,墨尔根就开口了:“你这是吃了没煮熟的肉吧?”
妇人一愣,随即点头:“昨天剩了些鹿肉,我没热透就吃了,今天一早肚子就疼得厉害……”
“面色发黄,是脾胃受了伤,运化不动了。”墨尔根从药篓里拿出几片晒干的山楂叶,“拿去煮水喝,化了积食就好了。”
轩辕看着妇人蜡黄的脸,又想起刚才孩子青紫的面色,忽然想起岐伯曾说过“五脏各有其色,藏于内而显于外”。他快步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的雪山——皑皑白雪,像极了那些受了寒、面色苍白的病人;山脚下的冻土,黑沉沉的,倒像是久病体虚、面色暗沉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人的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