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集:辞西域赴北地
晨曦刚漫过西域草原的沙丘,轩辕已将最后一张兽皮图谱卷好,塞进背后的藤筐。筐里除了这些日子收集的正骨手法、动物脏器药性记录,还有牧民送的一小袋酥油——老牧人说北地更寒,这东西能护着筋骨不受冻。他望着远处毡房升起的炊烟,鼻尖似乎还萦绕着昨晚那碗羊骨汤的暖意,喉头动了动,转身向部落首领躬身:“此行长见识远胜十年苦思,他日若有机会,必再来向西域智者请教。”
首领是个络腮胡的壮汉,前日被轩辕用南疆带来的草药敷好了箭伤感染的手臂,此刻正拍着他的肩膀大笑:“轩辕兄弟哪里的话!你教我们用青蒿煮水防中暑,可比马粪敷伤口体面多了!”周围的牧民也跟着笑起来,几个孩童举着刚削好的木箭跑来,要送给轩辕当路上的防身之物。轩辕接过木箭,箭杆光滑,箭镞虽简陋却磨得锋利,他摸了摸孩子们的头顶,眼眶有些发热——自离开有熊部落,他走过许多地方,每处的人虽习俗不同,那份对生命的珍视、对善意的热忱,却从未变过。
告别众人,轩辕沿着草原边缘的河流西行。他特意选了与来时不同的路,想看看西域的另一面。走了约莫半日,草丛里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他握紧木箭走近,只见一头母鹿倒在地上,前腿不自然地扭曲着,身下的草叶沾着暗红的血。母鹿见有人来,挣扎着想站起,却疼得发出一声哀鸣。轩辕蹲下身细看,鹿腿的骨头怕是断了,伤口周围已经肿起。
他忽然想起西域牧民处理骨折的法子。那日少年坠马,牧人先是轻轻揉捏伤处,确定骨头断裂的位置,再用两根削得笔直的红柳木夹住伤腿,外面裹上撕成条的兽皮,最后用藤蔓捆紧。当时他还觉得那手法粗鲁,此刻看着母鹿痛苦的模样,竟下意识地想试试。他从行囊里取出水囊,倒出些水清洗伤口,又从药篓里找出南疆带来的止血草,放在嘴里嚼烂,小心地敷在鹿腿的伤口上。
母鹿似乎知道他没有恶意,不再挣扎,只是用湿漉漉的眼睛望着他。轩辕深吸一口气,学着牧人的样子,先用手指轻轻触摸鹿腿的肿胀处。入手滚烫,能感觉到断裂的骨头在皮下微微错动。他屏住呼吸,一手按住鹿腿的上端,另一手托住下端,忽然发力——只听“咔”的一声轻响,母鹿疼得浑身一颤,却不再像刚才那样无法动弹。轩辕赶紧取来两根粗细相当的树枝,小心地放在鹿腿两侧,又解下腰间的布条,一圈圈缠紧。
做完这一切,他坐在地上喘着气,额头上渗出汗珠。母鹿试着动了动前腿,虽然还有些跛,却能勉强站立了。它朝轩辕点了点头,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草丛深处。轩辕望着它的背影,忽然明白牧民说的“万物皆有灵”是什么意思——医道不仅是治人,更是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他想起自己记录的“以脏补脏”,想起马粪止血的朴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法子,背后都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走得累了,他在河边坐下,取出干粮。刚咬了一口麦饼,就见远处有个黑点在移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个背着行囊的老者,步履蹒跚,脸色苍白。轩辕迎上去,见老者嘴唇干裂,嘴唇周围泛着青紫色,便递过水囊:“老丈,先喝点水吧。”
老者接过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才缓过劲来:“多谢壮士……我从北地来,要去西域寻亲,谁知路上染了风寒,浑身发冷,头也疼得厉害。”轩辕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果然滚烫。他想起西域牧民说的烈酒驱寒,便从行囊里取出一个小陶罐——那是牧人送的烈酒,他本想留着路上应急。
“老丈,这酒能驱寒,您试试?”轩辕倒出半碗酒递过去。老者犹豫了一下,接过一饮而尽。不过片刻,他便浑身发热,额头渗出细汗,脸色也好看了些:“真神了!这酒竟有这般用处!”轩辕笑了笑:“不是酒神,是西域的法子好。他们住在草原,天寒地冻,就靠这烈酒通血脉、驱寒邪。”
老者叹了口气:“还是你们年轻人见识广。我们北地虽冷,却也有自己的法子。就说这风寒,我们那里的医者,摸一摸手腕的脉,看看脸色,就知道该用什么药。”轩辕眼睛一亮,连忙追问:“老丈可知他们是如何摸脉、如何看脸色的?”老者见他好奇,便细细说了起来:“听说脉有浮沉,浮的是病在表,沉的是病在里;脸色嘛,发青的怕是受了寒,发红的怕是有内热……”
轩辕听得入了迷,手里的麦饼都忘了吃。他拿出兽皮卷,借着天光飞快地记录,时不时打断老者追问细节。老者被他的认真打动,索性坐在石头上,把自己知道的北地医法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太阳渐渐西斜,河水映着晚霞,泛起一层金红。老者起身告辞:“我得赶路了,壮士若去北地,可去寻一个叫玄冥子的医者,他脉诊的本事,在北地无人能及。”
轩辕谢过老者,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像揣了团火。北地的脉诊、面色诊……这些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精细法子。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记录,又想起东夷的砭石、南疆的草药、西域的正骨,忽然觉得这些散落的珠子,似乎快要能串成一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人的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