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时,王府议事厅内暖意融融,却难掩空气中的肃穆。范正鸿身着玄色戎装端坐主位,腰间佩剑斜倚案边,目光扫过厅内众人——王舜臣等将领按序列坐左侧,赵鼎及各州官员等文官立于右侧,人人神色凝重,显然都清楚此次议事关乎燕云安危。
“今日召诸位前来,有三件要事需定夺。”范正鸿开门见山,指尖轻叩案上的边境舆图,“其一,加固边境烽燧。”他抬手点向舆图上标记的几处烽燧据点,“云内州换防后,辽人游骑近来频繁在幽州边境游荡,已有三户牧民失踪。即日起,命花荣率五百轻骑驻守东部烽燧线,每十里增设一座了望塔,遇敌袭需即刻燃烟传讯,不得延误。”
花荣起身拱手,银枪在掌心一转,清脆的金属声回荡厅内:“末将遵令!三日之内,必让东部烽燧线恢复戒备!”
“其二,核查士绅隐田。”范正鸿将一叠户籍册推至案前,册子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州府的田产记录,“昨日通判递来的账目显示,我们土地革命,幽州城郊却有近千亩良田未登记在册,多被士绅暗中吞并,这不是对革命的背叛吗?陆登,你带三百兵士协同户部主事,逐乡逐户核查田契,凡隐田者,限期三日补交赋税,拒不配合者,依法收回田地,分予无地农户。”
陆登刚因范芷笙怀孕的喜讯稍缓的心绪瞬间紧绷,他上前一步,手中长剑握得更紧:“末将明白!定不叫这些士绅钻了空子,辜负王爷与百姓的信任!”
“其三,扩建校场铁匠铺。”范正鸿目光转向厅外,隐约能听到校场传来的打铁声,“李邦彦在京城不会安分,迟早会借故发挥,我们也许有一天会兵戎相见,汤隆你即刻扩招铁匠,优先打造长枪、箭矢与守城器械,王府库中现存的铁矿可尽数调用,务必在一月之内,让各营兵士的军备全部换新。待遇由你定,花费交给赵鼎。”
汤隆立于文官列尾,只裹着轻薄衣裤,闻言躬身应道:“臣这就去铁匠铺传令,定加紧赶工,不耽误防务所需。”
议事厅内一时寂静,范正鸿挥了挥手,“散了吧。”
众人领命散去,议事厅内很快只剩范正鸿与赵鼎二人。赵鼎上前一步,拿起案上的隐田核查册,眉头微蹙:“王爷,幽州士绅多与京城勋贵有牵连,强行核查恐会引发反弹,需提前防备他们暗中作梗。”
范正鸿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目光沉了几分:“怕的就是他们不做反应。他们吃得脑满肠肥,我打下的土地不是让他们来捡食的。”他抬眼看向赵鼎,“你暗中派人盯着那些有京城背景的士绅,若发现他们私通外地、转移家产,立刻扣下,正好拿他们当‘杀鸡儆猴’的例子。”
赵鼎拱手应下,刚要转身离去,却被范正鸿叫住:“太原府的封地交割文书,你先压几日。李邦彦若知道我顺利接管太原,定会再生事端,不如先让他以为我陷入燕云事务,放松警惕。”
与此同时,校场铁匠铺内早已一片火热。汤隆刚跨进门,便被扑面而来的热浪裹住,数十名铁匠赤着上身,挥着铁锤在铁砧上敲打,火星溅落在地面,瞬间熄灭在积水里。“都停一停!”汤隆拍手喊道,铁匠们纷纷停下动作,转头看向他。
“王爷有令,一月之内让各营军备全部换新!”汤隆指着墙角堆积的铁矿,声音洪亮,“从今日起,扩招五十名铁匠,咱们工钱翻倍,三餐管饱!谁要是能提前赶出一批合格的重甲,每甲额外赏三两银票!”
铁匠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撸起袖子,眼中满是干劲——他们多是流离失所的匠人,是范正鸿给了他们安稳生计,如今王爷有令,没人愿意怠慢。
议事结束,范正鸿卸下戎装,换了身素色锦袍,只带两名亲兵,便往城西的招贤馆而去。此时已近午时,招贤馆外的青石路上却挤满了人,既有身着儒衫的书生,也有腰佩刀剑的武夫,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期待——自范正鸿得幽州时,便在燕云开招贤馆以用纳才,今日听说引来了近百名求贤者。
刚到馆门口,便见一道红衣身影在校场上翻飞,绣春刀寒光闪烁,刀风卷起地上的残雪,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范正鸿驻足望去,正是陈丽卿——她今日未穿甲胄,红色劲装衬得身姿愈发挺拔,手中绣春刀挽出一朵刀花,利落斩向木桩,只听“咔嚓”一声,碗口粗的木桩便应声断裂。
“好功夫!”人群中爆发出叫好声,陈丽卿收刀而立,目光扫过场下众人,声音清亮:“凡应试武科者,需先过我这关——能接我十招不败,或在箭术比试中十箭中八,方可入内参与后续考核!过者为精锐千夫长!”
范正鸿见状,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转身踏入招贤馆正厅。厅内已设好案几,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端坐案后,手中捧着一卷诗文细细品读,这是范正鸿朝苏轼兄弟死皮赖脸求来的一批文士之首,面前之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猎国之武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水浒,猎国之武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