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级突击舰的残骸在身后化作冰冷的宇宙尘埃,侦察艇拖着淡淡的能量尾迹,如同受伤的游鱼,悄无声息地滑入柯伊伯带边缘一片极其隐秘的引力阴影区——“深寒庇护所” 的所在。这里没有壮观的星体,只有密集的、缓慢旋转的冰岩碎块和尘埃云,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信号迷宫和物理屏障。
艇身轻轻震动,与庇护所隐藏的对接舱完成软连接。气密门滑开,林枫穿着布满焦痕、多处装甲扭曲变形的“天帝一式”战甲,步履略显沉重地踏入这片新的避难所。庇护所内部空间不大,但功能齐全,幽蓝色的冷光源照亮了简洁的控制台、维修架和物资储备区,空气中弥漫着低温机械特有的冰冷气息。
他没有立刻卸甲,而是第一时间启动了庇护所的全频段静默模式和最高级别的被动防御阵列,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直到确认外界没有异常追踪信号,他才缓缓解除战甲连接。
“天帝一式”被安置在多功能维修架上,自动机械臂开始扫描损伤。林枫则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刚刚结束的战斗全部记录数据——从遭遇“暴风”级,到利用环境周旋,再到最终惨烈的近距离搏杀。他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眼神冷静得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开始进行至关重要的战后复盘。
一、 战果与代价评估
【战果】:
战术胜利: 成功击毁饕餮“暴风”级高速突击舰一艘(越级挑战),验证了“天帝一式”在极限条件下的生存与反击能力。
数据收获: 获取了“暴风”级突击舰的实战能量特征、武器系统性能、装甲防御阈值等关键数据,丰富了敌方数据库。
技术验证: “御能”算法在高速机动、复杂环境规避、精准弱点打击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临时应用的、从饕餮技术样本中逆向推导的“幽能抗性偏转”护盾调制方案有效提升了生存率。
威慑效果: 可能暂时震慑了周边区域的饕餮巡逻力量,为庇护所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
【代价】:
战甲重创: “天帝一式”战甲结构性损伤度达到42%,左臂高周波切割刃永久性损毁,背部推进器组过载烧毁30%,多层复合装甲大面积烧蚀剥落,能量核心临近枯竭,整体性能降至冰点。
能量储备见底: 原型核心“单元一”能量水平仅剩8%,险些因过载而崩溃。
精神力透支: 高强度运用“御能”算法及最后关头强行催动“概念干涉”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大脑针刺般剧痛,思维速度下降,需要长时间静养恢复。
位置风险: 战斗动静不小,虽在偏远星域,但仍存在被更高层级探测系统发现的可能。
二、 “天帝引擎”原型核心 (“单元一”) 实战表现深度剖析
林枫将核心数据流可视化,重点关注“单元一”在战斗中的实时能耗、输出稳定性、规则干涉反馈等关键指标。
优势确认:
规则干涉可行性验证: 关键时刻对突击舰护盾能量回路进行的“脆弱”定义(虽未完全成功,但引发了系统紊乱),再次证明了“概念层面”干预现实的可能性,这是“天帝之路”区别于一切现有科技树的根本。
高能量兼容性与转化效率: 能同时驱动“御能”算法的多种能量模式(秩序偏转、混乱侵蚀、灵能定义),并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超越战甲设计上限的能量输出,核心的承载上限极高。
与“御能”算法协同性良好: 算法指令能顺畅转化为核心的能量调控,响应延迟极低。
暴露出的严重问题(标红警告):
能量消耗速度失控(核心瓶颈): 在持续高负荷运转下,能量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尤其是进行“概念干涉”尝试时,短短数秒的消耗堪比常规战斗十分钟的总和!能源补给与续航能力是当前最致命的短板。
规则干涉稳定性极差: 对“脆弱”的定义极其模糊且不稳定,作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均不可控,反噬风险巨大,目前仅能作为同归于尽的最后手段,无法实战应用。
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下的输出波动: 战斗后期,核心能量输出出现细微但危险的涟漪式波动,影响“御能”算法精度,若非林枫强行以精神力压制,恐提前崩溃。
对不同规则体系的“调和”能力不足: 面对“暴风”级舰载的、带有死神卡尔技术印记的强化幽能,核心的“谐波回路”表现出明显的“排异反应”,调和效率下降,导致能量损耗加剧。
三、 “天帝一式”战甲系统短板分析
结构强度与材料极限: 现有材料无法长时间承受“单元一”全功率输出带来的内部应力及外部高能冲击,急需更强韧、更轻便、且具备能量自适应性的新型材料。
武器系统单一与威力不足: 缺乏有效的远程重火力及对舰级破防手段,过度依赖近身格斗风险极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超神:虚空天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超神:虚空天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