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市的年终账册比别处晚了半日。直到腊月二十九的午后,边境三个互市的账房才顶着风雪赶到,怀里的账本裹着厚厚的棉布,边角都冻得发硬。
“大当家,让您久等了!”负责边境互市的刘管事搓着冻红的手,把账册递上来,“黑石部互市今年最热闹,光战马就换了八百匹,皮毛三千张,换出去的铁器、粮食、布匹,折算成银子有两万两;临江府边境互市主要做船运生意,茶叶换土豆,丝绸换肥皂,盈利八千两;云州府互市规模小些,但铁矿砂交易稳当,赚了五千两。三个互市加起来,净赚三万三千两!”
曹林翻看账册,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交易明细:张三用两匹狼皮换了一口铁锅,李四用一船茶叶换了十石土豆,甚至还有黑石部的牧民拿骏马换断云烧的记录。他笑着点头:“互市能做这么活泛,多亏了你们会变通。赏刘管事和三个互市的账房每人三十两,年后给你们放三天假。”
刘管事等人谢了赏,退出议事厅时,正撞见诸葛红月带着丫鬟往厨房去——她听说断云寨的年夜饭要做“八大碗”,特意去看看有啥能帮忙的。
“红月姑娘还懂厨艺?”刘管事笑着问。
红月回头,手里提着一串刚穿好的肉丸子:“略懂些皮毛,学着做你们北境的炸丸子,看能不能合胃口。”
看着她裙摆上沾的面粉,刘管事心里直乐:这准主母是真把断云寨当家了。
下午的账会补报了聚宝市的总账目:加上边境互市,全年商贸总收入突破五万两,占了断云寨总盈利的三成。曹聪合上册子,感慨道:“以前咱是抢粮活命,现在是开市赚钱,这日子真是换了天。”
曹林看向红月:“晚上的年夜饭,让厨房多做几样江南菜,别让你想家。”
红月心里一暖:“有你在,在哪都是家。”
除夕的断云寨,比往年更热闹。聚义楼前搭了戏台,请了清溪县城的戏班,唱的是《龙凤呈祥》;聚宝市挂满了红灯笼,商户们互相串门拜年,孩子们提着灯笼追逐打闹;军营里,士兵们杀了两头猪,炖了一大锅肉,围着篝火猜拳喝酒。
年夜饭摆在聚义楼的大厅,二十桌宴席坐得满满当当。曹林和红月坐在主桌,曹猛、曹聪、曹烈、曹文、赵虎、陈七等核心人物作陪,曹文现在是断云寨的副院长,院长当然是曹林。桌上的菜果然南北合璧:北境的八大碗(炖肉、丸子、酥肉等)香气扑鼻,江南的醉蟹、糟鸭清爽可口,中间摆着一口大火锅,红汤翻滚,象征着热闹团圆。
“敬大当家和红月姑娘!”曹猛端着碗断云烧,嗓门震天,“祝你们开春成亲,早生贵子!”
众人跟着起哄,红月的脸像喝了酒似的红,端起茶杯回敬:“多谢各位弟兄厚爱,以后还请多帮衬。”
曹林笑着挡酒:“她不胜酒力,我替她喝。”说着连干了三碗,引得满堂喝彩。
戏班唱到半夜,曹林带着红月去寨门看放烟花。漆黑的夜空里,烟花次第绽放,有“年年有余”的图案,有“喜结连理”的字样,都是工匠们特意做的。红月仰头看着,忽然靠在曹林肩上:“这是我过得最热闹的年。”
“以后每年都这么过。”曹林握住她的手,“开春就成亲,定在春耕前,不耽误农时,也正好让弟兄们歇口气。”
红月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我给你备的新年礼物。”里面是一块玉佩,雕着“平安”二字,玉质温润,显然是精心挑选的。
曹林回赠了一支钢笔——这是铁匠坊新造的,用精铁做笔杆,笔尖打磨得极细,能吸墨水写字。“以后记账不用毛笔了,这个快。”
红月拿着钢笔,在指间转了转,眼里满是新奇:“还是你懂我。”
大年初三,红月该回省府了。曹林派了二十名断云卫护送,马车里装满了给诸葛云天的年货:一坛十年陈的断云烧,两匹新织的云锦,还有温棚里摘下的新鲜青菜。
“婚房按你喜欢的样式装,家具都用梨花木,我让人去江南订做。”曹林叮嘱道,“嫁衣也在赶制,绣娘说要绣上龙凤呈祥,保证比省府的郡主嫁衣还好看。”
红月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松开:“别太铺张,简单些就好。”
“那可不行。”曹林刮了下她的鼻子,“我曹林的媳妇,婚礼必须隆重,要让你这辈子都忘不了。”
马车启动时,红月掀开窗帘,看见曹林站在寨门口,一直望着她远去的方向。她拿出那支钢笔,在小本子上写下:“三月初三,宜嫁娶。”
红月走后,断云寨立刻投入到婚礼筹备中。曹林让人把别墅区那套预定的别墅重新装修,院墙刷成朱红色,院门雕上花鸟图案;院子里挖了个小池塘,种上荷花,搭了九曲桥;屋里的地板换成楠木的,窗户装上彩绘玻璃,连卫生间都铺了防滑地砖。
裁缝铺的绣娘们忙得脚不沾地,红月的嫁衣用了十二匹云锦,金线绣的凤凰栩栩如生,光是裙摆上的珍珠就缝了一百颗;曹林的喜服是藏青色的,绣着龙纹,衬得他越发英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个山寨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