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如揉碎的棉絮,轻轻笼着云栖村,将错落的白墙黛瓦晕染成淡墨色的剪影,连院墙边的竹篱笆都裹着一层朦胧的白,仿佛一碰就会化开。雾气带着清晨特有的凉润,贴在皮肤上像一层薄纱,吸入鼻腔时,能尝到泥土的腥甜、青草的清冽,还有远处袅袅炊烟里飘来的柴火香——那是村民家早起做饭的味道,混着薄雾,漫在整个村子上空,清淡却暖得人心头发软。
院角的牵牛花刚绽开大半,淡紫色的花瓣卷着嫩白的花芯,像少女半掩的眉眼;花瓣上沾着的露珠颗颗饱满,阳光刚透过薄雾洒下一点微光,露珠就折射出细碎的彩晕,风一吹,便顺着花瓣的弧度轻轻滚动,“嗒”地坠落在青石板上,碎成一小片湿痕,洇开淡淡的水迹。不远处的老梧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跳着,翅膀上沾着的雾气抖落下来,像撒了一把碎钻。
就在这静谧得近乎诗意的晨光里,一道熟悉的身影踩着青石板上的湿痕,出现在陆砚辞家的院门口——黄垒拎着那个半旧的玻璃酱油瓶,瓶身还沾着昨晚炖肉时溅上的深褐色油渍,瓶口边缘残留着一圈干涸的酱油痕迹,连瓶底都刻意倒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滴残留,显然是“特意”空出来的借口。他穿着一件米白色的休闲衫,袖口挽着,露出的手腕上还沾着一点未洗净的糖色——那是刚才炒糖色时不小心蹭上的,更坐实了“炖肉到一半”的说法。
黄垒的脚步放得极轻,像怕踩碎了院中的薄雾,每一步都带着细微的迟疑。他的目光先悄悄扫过院子里的景致:竹制晾衣杆上挂着一件浅灰色的棉布褂子,衣角还滴着水,显然刚洗过;石桌上摆着一只粗陶茶杯,杯口冒着袅袅的绿茶烟,茶烟与薄雾缠在一起,缓缓升腾;桌角还放着一本翻开的线装书,书页被晨露打湿了一角,隐约能看到“庄子”二字——这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让黄垒的心脏比平时跳得更快,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酱油瓶的玻璃柄,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定了定神。
“陆先生,起了吗?”黄垒的声音压得温和,带着清晨刚睡醒的沙哑,却足够穿透薄雾传到屋里,“又来叨扰您了,实在过意不去——今早想着给大家炖锅红烧肉,刚把糖炒得红亮,就发现酱油见底了,您这儿要是方便,能不能再借我点应急?”
屋里很快传来轻微的响动——先是碗碟碰撞的清脆声,接着是木质地板的“吱呀”声,紧接着,厨房的木门被轻轻推开,陆砚辞探出头来。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灰色粗布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点锁骨;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沾着几星面粉,指缝里还残留着揉面的痕迹,显然是在准备早餐的面条。他的头发用一根打磨得光滑的木簪松松绾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被晨雾打湿后贴在皮肤上,衬得他眉眼格外温润,像是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
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尾弯起一个温和的弧度,语气依旧是一如既往的随和,听不出丝毫异样:“巧了,我刚和好面,正准备擀面条。厨房碗柜第二层的架子上就有酱油,黄老师自己去拿吧,不用客气。”
“哎,太感谢了陆先生!每次都麻烦您,回头红烧肉炖好,第一碗准给您送来!”黄垒连忙应着,嘴上说着感谢,脚步却比刚才更慢了,像是被院子里的景致吸引,实则每一步都在计算着角度——他故意绕了个小弯,从客厅门口经过,目光像不经意般扫过靠墙而立的那座深棕色实木书架,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
那书架有两米多高,分了五层,是老式的榫卯结构,木纹清晰可见,表面被摩挲得发亮,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书架上层,整排“山民001”的作品精装版像列队的士兵,整齐得一丝不苟,连书脊的朝向都完全一致,显然是被人精心打理过。黄垒的目光飞快地扫过每一本书,眼底的惊讶一点点加深:
- 最左边是《江湖志·射雕篇》的绝版初版,封面是深棕色的硬壳,书脊上烫金的“江湖志”三个字已经有些磨损,边角微微卷起,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这一版当年只印刷了五千册,如今在收藏市场上早已炒到天价,连出版社都找不到原版样书,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
- 紧挨着的是《江湖志·神雕篇》,封面是浅灰色,书脊上贴着一张淡黄色的便签,便签纸是那种老式的牛皮纸,边缘有些毛糙,上面用黑色钢笔写着一行细密的字迹:“杨过断臂后的心理转变需再加重笔墨,目前版本略显单薄,后续修订可补充他独自疗伤时的回忆杀”——字迹遒劲,笔锋带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杨”字的提钩,写得格外有力。
- 中间一排是《凡人寻仙录》的全套,从第一卷到最新的第二十三卷,整齐地排在一起。最新卷的书脊上还沾着一点未干的墨痕,扉页处露出半截便签,上面写着:“韩立获得青冥剑的伏笔需在第二十五卷回收,此处可先埋一个剑穗的细节”——这分明是作者才会有的创作思路,普通读者根本不可能知道后续的伏笔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