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光像一块浸了温水的棉絮,柔软而静谧,带着淡淡的暖意,漫过庭院的每一个角落。阳光透过陆砚辞书房那扇雕花的木格窗,斜斜地洒进来,在深色的木地板上投下一方方规整的光斑,光斑边缘带着柔和的光晕,随着风拂动窗棂的轻微晃动,缓缓摇曳。空气中浮动着旧书籍特有的油墨香——那是纸张在岁月里沉淀出的陈旧气息,混杂着窗外飘来的薄荷与艾草的清苦香气,还有书桌上砚台残留的墨香,三者交织缠绕,酿成一种沉静得能让人沉下心来的雅致氛围。
书房不大,却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书架沿墙而立,从地面一直顶到房梁,深棕色的木质书架上,摆满了或厚或薄的书籍。上层是线装的古典诗词,《诗经》《楚辞》的封皮已微微泛黄,边角有些磨损;中层是现代文学与历史典籍,从鲁迅的杂文到茅盾的小说,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书脊上的字迹有的清晰如新,有的已被摩挲得模糊;下层则是几排医药专着,《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的封皮厚重,带着古朴的质感。书桌靠窗摆放,是一张老榆木桌,桌面光可鉴人,留着几道浅浅的木纹,桌上摊着几本翻开的书,旁边放着一方端砚,砚台上搁着一支未干的毛笔,还有一叠散落的稿纸。
苏晴找了个“帮着整理散落书籍”的由头,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书房。她穿着一身素色的棉麻长裙,脚步轻盈,生怕踩碎了这满室的宁静。陆砚辞此刻正在院子里侍弄那几畦草药——上午刚浇过水,薄荷的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阳光一照,像缀了颗颗碎钻,他正弯腰用小铲子仔细给艾草松着土,听到她进来,便直起身,转过头笑着叮嘱了句:“小心些,书桌上的稿纸刚写了几行,别碰掉了。”语气温和,带着几分随意,便又低头继续侍弄草药,由着她在书房里忙活。
苏晴站在书房门口,目光悄悄扫过整个房间,心底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悄悄泛起一丝期待的涟漪。她一直对陆砚辞有种莫名的熟悉感——第一次见他时,他身上那种温润而沉静的气质,就让她觉得似曾相识;后来听黄垒、张捷说起对他身份的猜测,尤其是联想到那位神秘的作家“山民001”时,这种期待便越发强烈,像藤蔓般在心底悄悄生长。
她走到书架旁,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散落的书籍。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拿起一本封面泛黄的《本草纲目》,她伸出食指,轻轻拂去封面上的一层薄尘,指尖触到粗糙的纸张,能感受到岁月的纹理;碰到一本摊开的《唐诗三百首》,书页上还留着淡淡的铅笔批注,她仔细地将书页抚平,按照书脊上的分类,轻轻插进书架对应的位置;书架最下层的《黄帝内经》格外厚重,她双手捧着,慢慢将它归位,生怕用力过猛蹭掉旁边书籍的封皮。
整理到书架最内侧时,她弯腰去搬一摞堆叠的旧杂志,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桌脚边的地板上,滑落了一张稿纸。那稿纸是普通的方格稿纸,浅灰色的格子,边缘因为经常翻阅而有些卷曲,纸角还沾着一点细微的灰尘,显然是刚才整理书籍时不小心碰掉的。她下意识地弯腰去捡,手指刚触到稿纸的一角,正要往上抬,目光却猛地定格在稿纸的右下角,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整个人瞬间僵住了,连呼吸都忘了。
那里,除了熟悉的、带着遒劲笔锋的手写字迹——字迹是《凡人寻仙录》的剧情片段,“玄清真人手持青锋剑,踏云而来,身后云雾翻涌,似有万千仙兵追随”,这样的表述她曾在剧组的剧本大纲里见过类似的雏形,字句间那种恢弘的叙事节奏,还有对“玄清真人”这个角色特有的描写风格,让她印象深刻——还有一个用极细的狼毫笔尖画下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标记:“山001”。
那标记小得像一粒落在纸上的尘埃,笔画纤细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消散,“山”字的竖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斜,“001”三个数字紧凑地挨在一起,若不凑到跟前仔细盯着看,很容易当成是墨点干涸后的痕迹,或是纸张本身的瑕疵。可苏晴的呼吸还是猛地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瞬间漏跳了一拍,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缓缓爬升,紧接着又是一阵滚烫的热血直冲头顶!
作为曾与“山民001”深度合作过的演员——她是《凡人寻仙录》改编电视剧的女主角,当初拿到剧本时,就被原着宏大的仙侠世界观、细腻的人物情感塑造深深吸引,甚至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反复研读了原着不下五遍——更是“山民001”的铁杆书粉,她曾在一次与启点中文网负责对接“山民001”的编辑闲聊时,偶然得知一个绝密信息:这位从不露真容、却凭借《凡人寻仙录》一书横扫各大网络文学榜单、被誉为“仙侠文天花板”的神秘大神,有个独属于自己的小习惯,一个从未对外公开的秘密——他会在所有亲手写下的原始手稿上,在右下角留下一个独特的缩写标记,而这个标记,正是“山001”!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