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哲直接打开了新的视频,新视频带着一丝兴师问罪的味道开场了:
【朱元璋:臭小子!你在我的碑上都写了什么啊?!】
这声仿佛跨越时空的质问,带着十足的怒意,让各朝代的观众一愣。
刚刚拿起筷子,准备勉强再吃几口的朱元璋,动作瞬间僵住,筷子悬在半空。
“什么情况?写了什么?那‘臭小子’是谁?!”
他对自己身后之名极为看重,骤然听到此问,心头不由一紧,第一反应便是哪个不肖子孙或谄媚之臣在他的碑文上胡写乱刻了?
刘彻也来了兴趣:“哦?莫非是后世子孙歌功颂德过了头?”
已经登基为帝的朱棣正在处理政务,听到天幕点名他爹,还提到了“碑文”,心里下意识地“咯噔”一下。
他仔细回想自己为父亲撰写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通篇都是颂扬太祖皇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功绩,用词严谨,并无不妥啊?
“天幕所言......应该不是说朕吧?”朱棣有些不确定地想着。
而永乐朝的臣民也在暗自嘀咕:“咱们皇上在碑文里,除了说太祖皇帝‘龙姿凤表’,好像也没写什么特别的啊?”
他们觉得这形容已经很给面子了。
【提起朱元璋的长相,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印象里,那典型的——鞋拔子脸!】
【话音刚落,天幕上赫然出现了一张极具冲击力的画像。】
【一张异乎寻常的长脸,下巴前伸且弧度夸张,眉骨突出,确实......神似用来挫平鞋底弧度的那块“鞋拔子”!】
“噗——”
汉宫之中,刘彻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这......这朱元璋......长相竟如此......奇特?”
他见过奇人异士,但帝王长成这般模样的,实在是闻所未闻。
李世民也是愕然地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着天幕上的画像,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下颌......真有人能天生如此?”
他深受魏晋以来人物品评的影响,觉得这长相实在过于“别致”。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张被后世广为流传的“鞋拔子脸”画像,先是一愣,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腾”地直冲顶门!
“放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杯盘乱响,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
“这......这是哪个杀才画的?!竟敢如此污蔑于朕?!朕的长相岂是这般......这般不堪?!”
他气得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容貌不算俊朗,但绝非凡俗,更绝非画中这等妖魔化的模样!
这简直是对他大明开国皇帝尊严的践踏!
朱棣看到天幕上那张被极度丑化的“鞋拔子脸”画像,震惊得差点从龙椅上站起来。
他对自己爹的容貌再熟悉不过:“岂有此理!这......这画的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还能是人吗?!”
就在洪武朝的朱元璋怒火中烧,各朝古人议论纷纷之际,视频话锋陡然一转:
【但实际上,朱元璋眼里的自己,其实是这样的!】
【话音未落,天幕上替换上了一张截然不同的画像。】
【画中的朱元璋面容饱满,方面大耳,额头宽阔,下颌圆润,虽谈不上多么俊美,却是一副敦厚稳重、甚至带着几分和蔼的相貌。】
【真正的朱元璋,其实是圆脸宽额,看上去甚至有点和蔼可亲。】
洪武皇宫内,朱元璋看到这张相对正常的画像,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
他微微颔首,带着几分满意和不容置疑的语气低声道:“嗯,这才像话!此画方得朕之神韵!”
虽然依旧与真实容貌有出入,但至少比那“鞋拔子”顺眼太多了。
李世民看着新出现的画像,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朕就说嘛,此相方合常理,颇具威严厚重之气。方才那等奇异长相,着实非人力所能及也。”
已是晚年的苏轼正与友人泛舟,他看着天幕,捋着花白的胡须笑道:
“老夫被贬谪流徙,走遍大半个江山,所见奇人异士甚多,却也未曾见过下巴能如鞋拔子般的人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像流传呢?】
【当年画师们在给朱元璋画像时,大多数人在‘写实派’和‘美颜派’之间反复横跳,结果朱元璋看了都不满意!】
【‘写实派’把他脸上的痘痘、斑痕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了,太过‘真诚’,惹得龙颜不悦;】
【而‘美颜派’又画得过于俊朗飘逸,仙气十足,搞得朱元璋一看:这画的是谁?压根不认识!】
听到这里,苏轼不由得莞尔,对着身旁的友人道:
“这位朱皇帝,出身布衣,登临大宝,于这画像一事上,倒也有趣得紧,颇为......讲究。”
【就在众画师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位聪明人突然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