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问的罗嬷嬷,罗嬷嬷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四夫人已经在为四少爷选学堂了。
吴江看着她说的兴高采烈,脸现尬色。
“谁去找这些人啊?”他还是问出了声,他也知道自己问这个问题是把难题抛给小满,声音都小了不少。
小满无语,那肯定不能是她啊。
“您的同窗里有没有这样的活络人?”小满给他出主意。她看出吴先生并不是能舍下脸皮来去推销书的人。
吴江想了想,还真想到了一个,又活络还缺钱。
“有。”
“你也可以和他谈好提成,他每卖一本,提1钱银,每卖100本,一本提2钱银,前面说的那个就不要100本提2钱银,不容易完成的,等同于没有,吸引力变小,反倒会适得其反。”小满及时调整方案,“学堂里的人还按1本1钱银计提,和你同窗提的钱不发生冲突。”
“那如果他并没有找别人代销呢?”吴先生发问。
“如果他为了能更快更多的赚钱,应该是会找人的。”小满沉吟了一下,也真怕遇到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影响大局的人:“开头一个月,你多多观察他,如果卖书的速度过慢,就得重新物色人了。”
“那初次刻印多少?”吴江点了点头,问道。
“先生意下如何?”
“千本吧,这是最低限,这样成本也低。”
1千本,小满是嫌少的,要是按她的想法,先印上个一万本。但是她拿不出6千两银子啊。
一千本的成本也在6百两。
她把自己所有的体己都掏了出来,连同碎银都带了出来。坛子里的铜板还留着,她现在也需要打赏小丫头,没钱不行。
“先生,这些都是我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去换成钱,劳烦您去帮我当了,死当就可以。我算了算,这些加上现银,能有1百两。就当这次的本金。”小满只留下了最重要的几个赏赐,其它大众的东西,比如金豆子都拿了出来。
吴江愣了,他没想到一个小娘子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
其实小满没有这么多钱,她把身边能借的人都借到了,连三丫都没有放过,她是给利息的,所以别人也愿意借给她,就连才大娘子都借了她三十两。
只要她还在四少爷身边,别人就不怕她还不上这笔钱。
“你竟有这许多!”
“但还是不够啊。”
小满叹了口气。
“够啊,刻印费不用一次性付,可以分批付的。首要付3成,一个月后结清即可。”吴江也松了口气,剩下的钱他来想办法就好。
小满一听来了精神,“您这本书别一次性全给您同窗看了,给他看到子期发现马蹄铁那里。然后让他去卖,如果能先付预付银的,可以打九折。看看他能先卖出去多少,卖的钱多了的话,就多加印一点。”
“还可如此?”吴先生震惊了。
“还可如此?”另外两位听壁角的也震惊了,这是什么奇才,不过才十四岁的小丫头,竟然如此胆大。
那可不是六两六十两,那是六百两,说花就花,完全不在怕的。
“相信我,然后您再找一个人,给这本书做一个批注,加些自己的观点,还有一些未竟之言,借由他的口点评出来,比如联想到现在的什么时弊了,前朝的什么往事了,后人应该受到什么启示了,诸如此类的。然后再找人宣扬一番。对了,一定要加些忠君爱国的思想在里面,要明示。您的书里也要体现这一点,上次我忘了讲。”
“却是为何?”
“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或许哪位就成了未来的国之栋梁、清正廉洁的好官。不能被咱们的话本给带歪了。”
“千里做官,不只为吃穿,实为财啊。”吴先生叹道。
“做官图财,也没错。咱们活在世间,也不是靠喝水吃露活着的。只要当官的能为民生做出些事情来,那老百姓就能得益了。乱世里最受伤的就是老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枯的是你我。不是那些当官的。世道不要乱,不能乱。”小满心想,起码在我在的这个时间段里,千万别乱,阿弥陀佛。
现在这世道,离乱不远了。吴先生长叹一声。
“如果有人对批注本感兴趣,您同时找人抄录,然后去卖。”小满继续说。
这就属于周边了,如果书火,周边肯定也火。
吴先生虽不懂,但还是点头应承下来。
“那定价几何?”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先生您认为呢?”
“3两会不会太多?”
“平常和您这种差不多的话本呢,卖多少银钱?”
“4两-10两不等。”
“那卖6两。”
“好。”吴先生点头,自我说服:“咱们有画呢。”
“谁说不是呢,我敢保证其它的话本一定没有您这本得学子们的喜欢。”
听墙角的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本话本得不得学子们的喜欢他们不知道,但这种售卖方式真是闻所未闻,说不定还真有奇效。但是如果学子们买到后不满意的话,也容易挨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公子向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公子向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