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如火如荼,工人们挥汗如雨地铺设水泥路面。李沐站在工地边缘,望着迅速延伸的灰色路面,满意地点了点头。
"东家,这路面真的会变硬吗?"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问道。
李沐拍拍他的肩膀:"等着瞧吧,用不了几天就会坚硬如石。"
工人们半信半疑,但想到丰厚的工钱,手中的活计做得更加卖力。材料充足,人手充沛,几处工地同时开工,工程进展神速。
长安街头巷尾,百姓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纷纷。
"听说这水泥路面比石板还平整?"
"李公子主持的工程,肯定错不了。"
"可封路这么久,实在不方便......"
官府派人维持秩序,疏导行人。虽然给日常出行带来困扰,但想到日后平坦的道路,大多数人都抱以理解。
茶楼雅间里,几位世家家主聚在一起。
"这水泥路究竟是何物?"有人皱眉。
"李沐那小子又在搞什么名堂?"另一人攥紧拳头。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举妄动。前车之鉴犹在,谁都不愿重蹈郑氏、王家的覆辙。
"静观其变吧。"最终有人提议,获得一致赞同。
工程昼夜不停,不出数日,一条崭新的灰色大道横贯长安。百姓们好奇地围在路边,等待禁令解除的那一刻。
人群中有质疑的目光,也有探究的视线,更不乏轻蔑的表情。
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李沐始终专注地执行着既定方案,调派人力,加速道路修筑。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时刻关注进展的李世民的眼睛。
长安城内,太极宫殿中。
杜如晦正向端坐的李世民详细汇报近日监察所得。
"启禀陛下,李沐征调万余工匠,以'长安建设'为号,编列施工队伍,分工作业,推进水泥路铺设。"
"各项开支皆有管控,整个工程井然有序,未出现任何混乱。"
"依臣之见,这条贯穿长安城的要道很快就能竣工通行了!"
李世民凝神倾听,眼底写满赞许。
素来寡言少战的李靖突然出列。
"统御万人,分级管理,调度有方......"
"此乃...此乃用兵之道啊!"
"不想李公子除了天资卓绝,竟还深谙兵法!"
从军事角度观事的李靖这番言论,让满朝文武恍然大悟。
李世民同样震惊,稍加思索便窥见其中玄机。
"用兵之道,重在编列队伍,排兵布阵,令行禁止......"
"李公子这番举措,确实暗合兵法精髓!"
"他不仅通晓兵法,更能将其活用于工程管理,实在令人叹服!"
"朕戎马半生,竟不知兵法还能如此运用!"
李世民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
他原以为李沐只是才智超群,精通杂学,文采斐然。
这些已足够惊艳,但万万没料到对方竟还精通兵法!
更难得的是能将兵法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
长孙无忌等重臣同样惊叹不已。
"文武兼备,出将入相,治军安民......"
"这些赞誉用在李公子身上再贴切不过!"
"天佑大唐,得此栋梁之才!"
李世民深以为然,眼中的骄傲几乎要化为实质。
他险些按捺不住要道破李沐身世的冲动。
"这是朕的骨血!"
"如此惊才绝艳之人,是朕李世民的子嗣!"
"哈哈!我李家血脉,果然不凡!"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所幸 城府让他守住了这个秘密。
但心底某个念头愈发强烈:
"这般人才不继承大统,实在可惜!"
"若将江山交予李沐,大唐会达到何等高度?"
越是比较,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就越是失望。
自幼得名师指点,自己更是倾囊相授的太子,与李沐相比竟如萤火之于皓月!
这让他如何甘心将浴血奋战夺来的江山交给平庸的嫡子?
"镇定!此事关系国本,必须慎之又慎!"
李世民不断告诫自己,总算压下这个危险的念头。
但对李沐的欣赏,却愈发深厚了。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中文武百官。
朝堂上,李二环视群臣,朗声道:"诸位爱卿,没想到李沐不仅通晓兵法,更有领兵之才。依诸位看,朕是否该派他出征沙场,建功立业?"
"朕登基以来,想再亲征已非易事。不如让李沐代朕远征大漠,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面面相觑。
喜欢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