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巅,“七星镇魔阵”的光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显得格外清冽,如同巨大的琉璃罩子,将山巅的紧张与外界隔绝。临时研究站内灯火通明,与阵法光芒交相辉映。第五十四章的关键突破——发现“伪念”能量结构中的中医药理弱点,并找到可被五行理论解释的能量循环——如同一道强光,驱散了长久以来笼罩在众人心头的迷雾。但这道光带来的并非松懈,而是更加紧迫的行动力。理论上的突破,必须尽快转化为实际可用的武器。
“时间不等人。”林澈的声音在临时搭建的、兼具会议室与实验室功能的帐篷内响起,他的面前是全息投影上不断旋转的“伪念”五行能量模型,以及赵晴那边同步过来的进化预测数据。“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我们的发现,转化为能够应用于‘以念养念’实践的具体手段。光有心神层面的正念引导还不够,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从物质和能量层面,同时作用于郑先生肉身与‘寄生伪念’的‘药’。”
这个“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化学药物,而是一种能够承载特定五行能量信息、并能与人体精气神以及“伪念”这种特殊能量体产生交互的“媒介”。它需要足够温和,不至于在郑先生如此虚弱的状态下造成二次伤害;又需要足够精准和强大,能够针对性地干扰、瓦解“伪念”那畸变的五行循环。
“基于五行模型,‘伪念’主体呈现畸变‘水土’特性,核心驱动为‘畸变之金’。”林澈指着模型分析,“根据‘火克金’、‘木克土’、‘土克水’的原则,我们的‘药’性,当以‘火’行与‘木’行为主,佐以‘土’行以固本培元,同时兼顾疏导被‘伪念’掠夺的郑先生自身精气。”
他看向慧明大师:“大师,佛家经典中,可有提及某些具备特殊清净、破妄能量的草木金石?”
慧明大师沉吟片刻,道:“《苏悉地经》中载有诸如白檀、沉香、郁金等,可助修行,清净坛场,其性多温润,或属木,或属土,然其‘破妄’之力,多赖持诵加持,恐难直接克制此等邪秽。”
“我们需要更强烈的‘火’性,并非物理的火焰,而是能量层面的升腾、温煦、破阴散结之力。”林澈陷入沉思,脑海中飞速掠过《神农本草经》、《千金方》乃至济世堂内部流传的一些更为隐秘的药性记载。许多药材的常规药性记载,显然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情况,必须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与天地能量共鸣的“本质药性”。
这时,一直在一旁凝神感知着空气中残留能量波动的沈雨霏,忽然轻声开口:“林老师,各位前辈,我…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众人的目光投向这个年轻的女孩。经过地脉回响的洗礼和数次险境的磨练,沈雨霏的气质愈发沉静,眼眸中灵光闪动。
“请讲,沈工。”林澈鼓励道。
“我刚才一直在回想,‘伪念’能量那种阴寒、粘滞、沉降的感觉,很像…很像某些特殊环境下,矿物和植物长期共存形成的一种…‘阴性能量沉淀’。”沈雨霏努力组织着语言,她的灵觉让她对能量的“质感”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而我们在探测其核心节点时,感受到的那种冰冷死寂的‘畸变之金’,又让我联想到…某种极度纯净,却又被彻底‘污染’了的金属性灵物。”
她走到全息投影前,用手指虚点着代表“伪念”水土属性的能量区域:“常规的‘火’性药材,如附子、肉桂,其性虽烈,但更多作用于肉身阳气,对于这种能量层面的‘阴寒’,尤其是与那种‘畸变之金’关联的阴寒,穿透力和针对性可能不够。”
“你的意思是?”孙教授若有所思。
“我们是否需要寻找一种…本身就蕴含强大‘阳火’能量,但又并非纯粹物理热性的东西?”沈雨霏看向林澈,“林老师,济世堂传承中,有没有关于…‘地脉炎晶’或者‘朝阳木心’之类的记载?就是那种长期吸收太阳真火或地肺之火精华,本身性质却相对稳定,能够承载和缓慢释放纯净‘火’行灵力的天然物质?”
沈雨霏的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林澈脑海中某些尘封的记忆!《镇墟秘录》的杂篇中,确实提及过几种天地灵物,用于炼制某些特殊的“辟邪”、“破障”丹药,其中就有“地火石髓”与“扶桑枝”!
“地火石髓,乃地脉火眼深处,万年岩浆精气凝结而成,性至阳至纯,蕴含地肺真火之力,可破阴邪瘴疠。”林澈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盛,“扶桑枝,传说中日出之木的旁系后裔,其木心蕴含一缕太阳金焰本源气息,性主升发、条达,专克秽恶缠结之象!这两种,正是极强的‘火’行与‘木’行灵物!”
他猛地看向沈雨霏,满是赞赏:“雨霏,你提的这个思路至关重要!我们确实不能局限于常规药材!必须使用这些蕴含天地本源灵力的材料,才能对同等级别的‘伪念’能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