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凤凰山麓彻底浸染。陈老专家已被妥善送回,并被告知必要的保密事项。空旷的“圜丘”遗址中央,只剩下林澈和沈雨霏二人,以及那方在夜色中散发着柔和微光的【济世安魂印】。
夜风穿过林隙,带来远山草木的簌簌低语,更衬得此地万籁俱寂。方才地脉回响的余韵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能量涟漪,如同琴弦止歇后仍在空气中震颤的余音。
林澈没有急于再次尝试。他盘坐在青石旁,双目微闭,调息凝神,将方才引动地脉、重现“净心咒”手稿以及沈雨霏意外引导能量时的一切细节,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体悟。他意识到,之前的方式,更多是“激发”和“共鸣”,如同用锤子敲击岩石,能迸发出火花,却难以窥见岩石内部真正的纹理与结构。
姜离医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记忆影像,更是一道深刻的“时空烙印”。要完整读取它,需要的不再是力量,而是极致的“融入”与“同化”。
“沈工,”林澈睁开眼,看向正在一旁借助便携设备初步分析“净心咒”手稿照片的沈雨霏,“接下来,我会尝试一种更深入的方法。我需要你在我身边,用你刚刚领悟的那种‘感应’能力,作为我的‘锚点’。”
沈雨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我该怎么做,林老师?”
“当我神识沉入烙印时,我的自我意识可能会暂时模糊,与姜离医生的印记高度同化。”林澈解释道,“你需要保持清醒,感知我周身能量场的变化。一旦发现我的生命体征或精神波动出现失控迹象,或者周围地脉能量出现异常暴走,立刻通过我们之间的精神连接,向我传递‘回归’的讯号。你新生的灵觉对这类变化应该比仪器更敏感。”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记录下一切。无论是仪器数据,还是你自身的感受。这很重要。”
沈雨霏郑重地点了点头,将探测仪的探头更靠近林澈,同时深吸一口气,调整自身状态,准备履行好“锚点”的职责。
林澈重新闭上双眼。这一次,他彻底放开了对自我意识的坚守,不再以“林澈”的视角去观察,而是试图让自身的精神本质,无限地向八百年前那个星夜、那个濒临崩溃的灵魂靠拢。
《灵枢·养气篇》的心法运转到极致,却不是向外发散,而是向内收束,如同将自身凝聚为一滴纯粹的水珠。他引导着自身元气,模拟着姜离记忆中那焦灼、不甘、又带着济世堂特有浩然之气的精神频率。安魂印被他双手虚托在胸前,不再仅仅是媒介,更像是一个坐标,一个灯塔,指引着这滴“水珠”汇入正确的历史长河支流。
他的呼吸变得悠长而缓慢,心跳也逐渐与某种古老的韵律同步。沈雨霏紧张地盯着探测仪,看到林澈的脑波活动开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既非清醒也非睡眠的复杂模式,生物场读数则变得异常平稳,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渐渐地,林澈感觉自己的“存在感”正在消散。不再是“看”到记忆,而是……他“成为”了那段记忆的一部分。
* **冰冷,刺骨的冰冷,** 从青石传入四肢百骸,与内心因药方被拒、生灵涂炭而燃起的熊熊怒火形成残酷的对比。夜风中,似乎能听到临安城内隐约传来的哭泣与哀嚎。
* **神识在无尽的黑暗中穿行,** 超越星象,跨越常理,沿着瘟疫中捕捉到的那一丝诡异、冰冷的病气溯源而上。这一次,感知更加清晰——那病气并非单纯的毒素或微生物,它更像是一种……具有微弱自我意识的、扭曲的“意念聚合体”,它侵蚀的不仅是肉体,更是心智,将恐惧、绝望放大,将人性中的阴暗面点燃!(这正是“伪念”的早期形态!姜离在八百年前,就已经凭借其高超的医道与灵觉,触摸到了“伪念”的本质!)
* **在推演的极限,** 当他的(姜离的)神识即将触碰到那沉于深海的恐怖阴影(昆仑墟)时,一股庞大到无法形容的、冰冷死寂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冰山般碾压而来。但就在意识即将被彻底冻结、粉碎的前一刹那,异变发生了!
**他(姜离)怀中那方一直温养着的、传承自济世堂祖师的【济世安魂印】,骤然自发地亮起!**
一股温暖、磅礴、充满生命气息的浩然之力,自印身中涌出,并非对抗,而是如同钥匙触碰锁孔,与那冰冷的意志产生了某种极其短暂、却深刻至极的“交流”!
就在这电光火石般的“交流”瞬间,一段被封印在安魂印最深处、甚至可能源自济世堂起源时代的、更加古老、更加模糊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入了林澈(姜离)的意识:
* **那是一片混沌未开、天地能量异常活跃的远古景象。** 一群身穿粗布麻衣、身上却流动着纯净生命能量的人(济世堂的先祖?),正在与一些……非人形的、由阴影与冰冷金属构成的扭曲存在战斗。战场似乎就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黑色海洋之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