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四老爹回到秦中书家,发现戏班子都散了,施御史也走了,只有高翰林还在等消息。高翰林看见凤四老爹回来了,就急忙问道:“四哥,打听清楚了吗?这到底咋回事呀?”凤四老爹说:“这事太奇怪了!不光官府不清楚,连浙江来的公差都不知道,公差不知道就算了,连万中书自己都搞不明白。这种糊涂事儿,看来我得跟他去浙江一趟才能弄清楚了。”秦中书说:“还是算了吧,谁还管这闲事儿!”凤四老爹说:“我打算明天就跟他一起去。要是这官司麻烦,我就帮他打官司,也不枉相识一场。”高翰林怕这事儿以后连累自己,也在一旁劝凤四老爹同去,还在晚上给凤四老爹送了十两银子当路费,凤四老爹收下了。
第二天一早,凤四老爹就到三官堂找公差,公差说:“老爹来得真早!”随后,凤四老爹就和公差来到县衙刑房,找到了萧二老爹,催他整理好文书,办好了解押手续,官府还派了四个衙役负责押送。
到了审案的时候,县令坐在三堂,让人把万中书带上来,台州府的公差也在门口等着。县令一看,万中书还戴着官帽,穿着七品官服,突然反应过来:文书上写的是个被革职的生员,怎么还穿着官服?在核对了姓名、年龄、外貌,这些都没错。县令就问:“你到底是生员还是官员?”万中书说:“我本来是台州府的生员,今年在京城,因为字写得好,被保举授予中书的官职,我的生员身份从没被革除过。”
方知县说:“可能是你当官的文书还没到,因为惹上了官司,巡抚把你的生员身份革了也说不定。不过你我都是浙江人,我也不难为你,你的事,还是回浙江好好审吧。”他又一想:“他回去后,当地官员看他是被革职的生员,就能用刑了。我和他是老乡,怎么也得照顾一下。”于是就在公文上用红笔加了一句:“犯人万里,年龄、外貌和文书一致,现在戴着官帽,穿着七品官服,自称今年在京城被保举为中书。应该让他穿着这身衣服被押解回去。负责押送的公差不许向他索要财物,也不能放纵犯人。”
县令写完公文后,就签了名,然后叫赵升的衙役负责长途押送,又叫来台州府的公差,嘱咐道:“这人跟盗贼不一样,有你们两个,我再添一个衙役就够了,路上一定要小心。”说罢!三个公差就拿了公文,押着万中书出了县衙。
看到他们出来,凤四老爹就赶忙迎上去,问台州府的公差:“文书手续都办完了?”又指着县衙的衙役问:“你也是负责押送的?”台州府的公差说:“手续都办好了,他是押解的人。”县衙门外人一看到戴着官帽、穿着官服的人被锁着押了出来,一下子就围了两百多人,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凤四老爹问赵升:“赵头儿,你家在哪?”赵升说:“就在前面转弯处。”凤四老爹说:“先去趟你家吧。”
很快众人就一起到了赵升家,然后在小堂屋里坐下。凤四老爹让赵升打开万中书身上的枷锁,还脱下自己的长外套,让万中书脱下官服换上。接着,他又叫台州府的公差去万中书住的地方喊管家来。公差去了回来说:“管家都没回住处,估计是跑了。只有行李还在,庙里的和尚却不肯给。”
凤四老爹听了,又摘下头上的帽子,让万中书戴上,自己只包着发网,穿着短衣,说:“这儿地方小,都去我家吧。”万中书和三个公差就跟着凤四老爹来到了洪武街。进了大门,在二层厅里站定,万中书立马磕头拜谢。凤四老爹拦住他说:“这会儿先别行礼,你先坐下。”然后对三个公差说:“你们三位都是明白人,我也就不多说了。你们就住在我这儿,万先生是我的朋友,这场官司我要跟他一起去处理,我也不会为难你们。”赵升问台州府的公差:“二位还有啥说的?”那两人说:“凤四老爹都吩咐了,还有啥可说的,只求老爹快点出发就行。”凤四老爹说:“那是自然。”随后,他把三个公差带到厅对面的空房间,说:“先在这儿住两天,你们可以把行李搬过来。”三个公差把万中书交给凤四老爹,就放心地回去搬行李了。
凤四老爹把万中书拉到左边书房坐下,说:“万先生,你这事就跟我说实话吧,就算是天大的事我都能帮你。要是说假话,那就算了。”万中书说:“看老爹你做事的样子,就知道是个豪杰。我也不瞒你说,我这场官司,关键不在台州府那边,反而要输在江宁县这边。”凤四老爹就很纳闷:“江宁县的方县令对你挺好的,你为啥这么说?”万中书叹了口气说:“不瞒老爹,我其实就是个秀才,根本不是什么中书。家里实在太穷,没办法才出来闯荡,要是说自己是秀才的话,根本没人搭理,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说自己是中书,那些商人、乡绅财主才愿意给点好处。没想到今天县令把我的穿着和官职写在了公文上,押回去后,就算是朝廷钦案也不怕,就怕这冒充官员的罪名扛不住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