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枯骨河谷。
优素福没有食言。一支由十几辆武装皮卡组成的精锐小队,代号“郊狼”,准时出现在了约定的地点。领头的是一个独眼龙,名叫哈桑,是优素福最信任的心腹。他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审视和不信任,像是在打量一个江湖骗子。
我没有理会他的目光,只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提供的食物、水和武器补给。
在我们休整的同时,整个卡兰地区的局势,已经按照我的剧本,彻底沸腾了。
奥马尔和优素福,这两个不久前还打得你死我活的宿敌,竟然在同一天,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中,他们宣称,为了保护“神圣的红石部落”不受“法国新殖民主义者”的侵犯,双方暂时摒弃前嫌,组成“卡兰民族解放阵线联盟”,共同对抗戴维将军和其背后的外国势力。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紧接着,阿曼达·斯特恩,这位失踪多日的着名记者,通过我的卫星电话,向她的老东家《全球观察》的巴黎总部,发送了她的第一篇“战地报道”。
报道的标题,耸人听闻——《我不是人质,我是见证者:一个失落部落在资本铁蹄下的最后呐喊》。
在这篇报道里,阿曼达以一种半纪实、半诗歌的浪漫主义笔触,描绘了她是如何“偶然”间发现了“红石部落”,如何被他们淳朴的信仰和艰难的处境所打动,又是如何见证了林浩然——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东方指挥官,率领部队,为了保护部落而与强大的雇佣军英勇作战的故事。
当然,她把自己和我之间那段“罗曼史”,也巧妙地融入其中,将其描绘成一种“在战火中,因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革命情谊”。
这篇文章,像一颗引爆了全球舆论场的原子弹。
“红石部落”、“圣石”、“新殖民主义”、“战地爱情”……每一个词,都精准地戳中了西方社会那根敏感而虚伪的神经。这篇文章被疯狂转载,各种人权组织、环保组织、白左圣母,纷纷下场,将“法兰西泛非投资集团”和皮埃尔推上了道德的审判席。
公司的股价应声大跌。巴黎总部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我,林浩然,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东方人,一夜之间,成了西方媒体口中那个神秘的、充满争议的“罗宾汉式”的游击队领袖。
我知道,皮埃尔现在一定气得快要发疯了。
我不仅没死,还给了他一记如此响亮的耳光。我用他最在乎的“规则”——舆论,把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独眼龙哈桑看着我,眼神里终于多了一丝敬畏。他显然也通过无线电,听说了外界的风云变幻。他无法理解,这个看起来文弱的东方人,是如何只用几通电话和一篇报道,就搅动了整个世界。
“这只是开胃菜。”我淡淡地说道,然后转向阿曼达,“准备好了吗?下半场,该我们正式登台了。”
我的计划,是主动出击。
我让哈桑联系了优素福,要求他安排一场“新闻发布会”。地点,就定在优素福控制区内,一个相对安全的小镇上。
优素福起初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引火烧身的愚蠢行为。
“皮埃尔会把我们炸上天的!”他在电话里咆哮道。
“他不敢。”我笃定地说道,“现在,全世界的聚光灯,都照在这片土地上。阿曼达·斯特恩,就是我们的护身符。皮埃尔敢动她一根汗毛,法国总统都得亲自出来道歉。”
最终,优素福还是拗不过我,答应了我的要求。
两天后,小镇上唯一一所废弃的学校里,一场堪称史上最简陋、也最诡异的“国际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记者,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他们扛着长枪短炮,挤在破旧的教室里,兴奋地等待着新闻主角的登场。
我和阿曼达,并肩走上了用几张课桌临时搭建起来的主席台。
我穿着一身从优素福那里搞来的、还算合身的旧军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指挥官”。而阿曼达,则换上了一套朴素的当地服装,脸上不施粉黛,眼神却清澈而坚定。她的身边,站着塔卡——我们钦定的“红石部落”首席勇士。
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快门声像是密集的冲锋枪。
“斯特恩女士!请问你真的是自愿留在这里的吗?”
“林先生!请问你的‘解放阵线’,和之前的叛军有什么关系?”
“那位先生!请问你真的是‘红石部落’的人吗?你们的部落在哪里?”
问题像潮水般涌来。
阿曼达伸出手,轻轻地向下压了压。瞬间,嘈杂的现场,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传奇女记者的身上。
“在我回答大家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样东西。”她的声音,通过一个破旧的扩音器,传遍了整个教室。
塔卡走上前,将一块用红布包裹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子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