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锋十策》(改名前为《养锋十策》)
第一策:定国诏令(铸鼎之基)
核心: 以帝王诏书定下十年国策,凝聚人心,昭示天下。颁布《十年不北伐诏》,改元“景耀”,取《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意,寓含中兴之望,光明重现。明确“内修外联,蓄力待时”为基本国策。
执行: 尚书台(由尚书令蒋琬主持)需以最快速度、最严谨态度誊抄分发至各州郡,并派干练专员(如尚书郎)持节督查。
指标: 各郡县治所、交通要隘、市集中心,十日内必须张榜公示,务必使妇孺皆知,田夫野老亦晓“十年休养之期”。朝廷派暗访御史(从御史台抽调精干)微服巡查各郡县,察访民情,确保政令通达至最底层。
第二策:吏治三核(刮骨疗毒)
考课革新(蒋琬主理): 岁末严格考核郡守“三绩”——
1.农桑增户: 非虚报数字!需由州郡派员(如劝农掾史)实地勘察新垦荒地亩数、新入户数,查验田契户籍真伪,严防“纸上增户”、“虚报垦田”。
2.税赋公平: 严查豪强隐匿田产、勾结胥吏转嫁税赋于小民!强力推广标准“方田法”重新丈量土地,核定土地肥瘠等级,张榜公布每户应纳税额,接受百姓监督举报(设“举劾箱”于乡亭)。
3.盗案清结: 非仅追求破案率,更重“清结率”!积案如山则民怨沸腾,法纪废弛。设“清案限期”(如命案三月,盗案一月),逾期未结,主官(县令、郡守)问责。引入“覆核制”,重大案件(死刑、流刑)由上级衙门(郡守、州牧)或御史台派员独立抽查卷宗,必要时重审。
监察利器(董允督责): 赋予御史台更大权柄与独立性,行“风闻奏事制”。允许匿名举报(设专门密匣“铜匦”于州郡治所,由御史台亲信掌管钥匙),查实者重赏(如赏钱帛、赐爵),诬告者反坐(严惩不贷)。精选御史,需精干敢言、不畏权贵,董允之“直”如利剑,可震慑宵小,肃清吏治。重点监察粮赋征收、工程营造、军需采购三大贪渎重灾区。
汰冗节流(蒋琬、董允协同): 大刀阔斧裁撤虚职闲官。如散骑常侍、冗散侍郎、无实权的议郎、以及州郡中大量因人设事、事务极少的“从事”、“掾属”等荣誉性或闲散官职,数量减半乃至更多。所省俸禄、用度(车马、仆役、廪食),悉数转入专设的“养锋库”,由尚书台与少府共管,专款专用,优先投入水利、屯田、军械。
指标: 三年为期,裁汰冗官三成。行政效率(如中央至郡县公文流转速度缩短一半、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四成)提升五成。
第三策:利器天工(工欲善其事)
军械精研(蒲元统管,李严协办后勤保障):
1.霹雳火罐(守城专用): 于米仓山深处人迹罕至之地设绝密工坊,代号“赤焰”。由神匠蒲元亲自把控配方(硝78%/硫磺12%/炭10%)及核心工艺流程(粉碎、混合、封装)。此物仅限用于守城(如汉中之赤崖、白水、阳平关等关键要塞),严禁用于野战。建立严苛的“火器律”:储存于特制石室(防火防潮),运输由羽林孤儿(忠诚可靠)押运,使用时需主将(如汉中督王平)及监军(御史台特派)共同签押。违令私用、泄密者,诛三族!
2.连弩升级: 在现有“元戎弩”基础上,由蒲元主导,召集顶尖工匠(如郭达等),优化青铜机括结构,提升射程(增两成)、稳定性(降低卡壳率)及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建立标准化部件(弩机、望山、箭匣)生产流程,编号管理,确保战时损坏部件能快速识别、补充、更换。
农具革命(李严主推): 在全国范围,尤其成都平原及汉中盆地,强制推广“诸葛曲辕犁”(由诸葛亮早年设计改良,刘禅确认其结构与后世无异)。此犁省牛力高达三成,深翻起垄效率倍增,尤其适合蜀中水田。由典农校尉杨仪统筹全国推广,汉中督农使李严(以其务实作风与督农屯田经验)负责汉中前线军屯及关中流民安置区的具体实施。设“农具司”于各郡,统一制造、租赁(贫户可租用)、维修,确保新技术惠及底层。
印刷利器(匠作监执行): 利用成熟雕版技术(优选枣木、黄杨木),于成都设“印书局”,大规模速印官府公文、律令(如《蜀科增补》)、实用农书(重点推广《区种法》,年印万册以上,分发至亭、里基层)。
指标: 五年内,连弩装备边军(汉中、永安)及精锐部队(白毦兵、无当飞军)比例达六成。曲辕犁覆盖巴蜀所有宜耕郡县,粮食亩产(尤其是稻麦)提升一成。公文、农书印刷量年增三成,基层亭、里普及率达八成。
第四策:通商富国(货殖兴邦)
蜀锦霸权(费祎掌舵):
1.锦市监垄断: 设立直属朝廷、由费祎直管的“锦市监”,彻底垄断对吴、魏(通过荆州豪商秘密渠道)的蜀锦贸易。严厉打击私商走私,违者抄没家产,主犯处流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