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后,吴粦在刘靓陪同下,前往剧组和导演贝等人碰面。
这次的拍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一些客串的华夏演员聚集在一起,用一天时间集中拍摄他们的镜头。于是,在剧组,吴粦又认识了李明月、韩辛、吕丁力等一众来客串的华夏演员。
华鳞一开始是通过李明月的公司,想让吴粦在电影里面露个脸,刷一下存在感就行。没想到吴粦发展速度那么快,在开拍前就已经在北美获得了不少的人气,这时候再来刷脸,就显得有点大材小用了。不过华鳞现在又没有别的演员要培养,而且怎么说也是一次全球露脸的机会,所以吴粦还是按照计划来港岛了。就是原来的小透明,现在反而变成华夏演员里面最大咖的了。
李明月咖位虽然也不低,不过这是在华夏而言。单论在北美的知名度,还真的不如吴粦大。
吴粦的进组也引起了导演贝的注意。有个在北美小有名气的演员肯免费来客串,怎么说也得把出镜时间从一秒增加到两秒吧?要不不是太浪费这个人气了?
至于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出镜又能造成明显效果,贝在圈内稍微打听了一下后,就决定把创作权交给吴粦。贝给了吴粦半天的时间去创作。30号下午吴粦要把出镜方式创作出来后告诉贝,在晚上试装,31号拍摄。
而在下午的片场,有一位不速之客找上了门:国内两大奶制品之一--牛牛奶业的广告部经理牛犇。
伊人奶业突然追加大笔赞助费给RM的事情,瞒不过行业内的人。基本上需要和电视台合作的企业,无论广告公司或者赞助商,在电视台内都会有自己的内线。作为伊人奶业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牛牛肯定会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于是,吴粦就进入了牛牛的视线。在得知吴粦身上没有奶制品代言后,牛牛的广告部建议趁现在吴粦代言费比较低的时候,签下吴粦做为品牌代言人。这个建议送到牛犇面前后,被他压住了。
虽然吴粦主导的广告片段拍得不错,但是因为RM还没播出,还不知道市场反馈如何,所以牛牛这边不敢冒险;现在牛牛的主战场在国内,而吴粦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虽然现在看起来星路前景不错,但是牛牛从来都是直接签知名明星,而不是签潜力艺人,所以这个邀请吴粦代言的建议就算提上去也不会被部长通过。
牛牛是这部电影的赞助商之一,作为广告部的中层管理人员,牛犇本来就有权力监督广告的植入拍摄工作。之前在国外拍摄的时候不方便过去,这次在港岛,那肯定得过来看看。偶然获知有一位叫做吴粦的华夏演员过来客串后,牛犇连忙找剧组要来资料,确认就是RM的吴粦后,牛犇顿时起了一点小心思。
来找吴粦之前,牛犇先去找了导演贝。得知导演贝和吴粦的约定后,牛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导演贝同意之后,牛犇才来找吴粦。
牛犇很直接,他说看好吴粦的才华和未来,希望他可以在客串片段设计一个牛牛的植入广告,唯一的要求就是自然不突兀,设计费是50W,这已经是国内二线明星发一条广告的最高价格了。
吴粦没有像以前一样先谦让一番,反而直接询问,这个广告设计是要平面的还是由人来引导。
牛犇说,他希望吴粦自己来担任这个广告的主角。
刘靓这时作为经纪人就不得不接话了。这部电影距离上映可能至少还有一年,而且还涉及后面的电视台播放和网络点播,这个时间段就没办法估算了。而在这段时间内,万一她和伊人谈妥代言,那么电影里面这个片段就必须删除,要不吴粦可能会因为这个软肋,而没办法在伊人那边拿到最高的代言费。
这里刘靓玩了个小花招,伊人奶业现在并没有来找吴粦谈过代言的事情,
在一番拉锯之后,双方谈妥,吴粦以25W的价格帮牛牛设计一个植入广告,吴粦自己不和牛牛产生直接的联系;牛牛这边得保证正片里面吴粦的出镜时间超过五秒钟。
对于平民百姓出身的吴粦来说,自然地植入一个广告太简单了。不到一个小时,吴粦的方案就提交给了导演贝。几行字的方案,导演贝和牛犇几秒钟就看完了,两人都觉得不错,导演贝甚至做主,给了吴粦两句台词的时间,并保证起码有十秒的镜头。这下轮到牛犇尴尬了,他的保证完全失去了意义。于是,在刘靓窃笑的表情加上时不时瞄过来的揶揄眼神下,牛犇当场无奈的签下50万的广告设计费。
晚上试装后,31号上午就直接开拍了。
吴粦穿着一套黑色的京剧武生服(《绿箭侠》的吴剑同款夜行服),急匆匆的跑出一座大剧院的门口,来到一个早餐摊档的前面,用粤语说:“老细,俾我一只糯米鸡,两只叉烧包同埋一支油炸鬼啊,唔该。”
这时镜头在吴粦侧面,左边是吴粦在抹汗水,右边上方是一叠叠的蒸笼,在热腾腾的蒸汽中,隐约看出里面的各款包子;右下方是一排排的牛牛奶业旗下的乳制品,还有又粗又长的油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能当销冠的演员才是真巨星请大家收藏:(m.20xs.org)能当销冠的演员才是真巨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