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奶奶特意交代,让我们从这里出发,从这棵承载着三百年记忆的海棠树下出发,带着‘同心’的故事,走遍全国的山川湖海,也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阿古拉走到驾驶座旁,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车身上的海棠花图案,指尖感受着图案的凹凸纹理,目光望向不远处的老海棠树,眼中满是郑重与虔诚。此次“山河同心行”,他们肩负着双重使命:不仅要将传承社耗时一年收集整理的“同心”故事绘本,送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手中,让那些身处大山深处、草原腹地、戈壁边缘的孩子,也能听到英台与雍正帝的故事,感受到“同心”带来的温暖与力量;还要用手中的相机、画笔与笔杆,记录下当下各行各业人们践行“同心”的瞬间,让这份跨越三百年的信念,突破地域的阻隔、民族的差异,连接起更多不同的心灵,让“同心”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陈棠安抱着怀中的绘本,走到一株新栽的海棠幼株旁,轻轻抚摸着嫩绿的叶片。指尖传来叶片的柔软与湿润,带着生命的温度,她的眼神愈发温柔,声音却带着坚定的力量:“我奶奶林棠棠当年在山区支教时,总对我说,‘同心’从来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也不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而是要靠双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靠真心去传递每一份温暖。”她顿了顿,望向远方的山峦,仿佛能透过时空看到奶奶当年支教的身影,“这次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奶奶曾经支教的那个山区村庄,我们要把这些年‘同心’的传承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让他们知道,‘同心’的信念一直都在;然后我们会去腾格尔爷爷守护了一辈子的呼伦贝尔草原,看看草原上的‘同心’如何在绿水青山中延续;最后,我们还要去古丽奶奶曾经工作过的外交使馆旧址,看看‘同心’的信念如何跨越国界,温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车队出发前,众人在老海棠树下举行了一场简单却庄重的“同心启航仪式”。阿依古丽从车上抱下一卷红色的绸缎,在众人的协助下轻轻展开——那是一面巨大的“同心旗”,旗面由上好的真丝制成,质地柔软光滑,色泽鲜红如血,在晨光中泛着细腻的光泽。旗面上的刺绣精美绝伦,是传承社的成员们耗时三个月,一针一线绣制而成:中央是两棵枝桠紧密相连的海棠树,老海棠的枝干苍劲嶙峋,彰显着岁月的厚重;新海棠的枝叶繁茂鲜嫩,代表着传承的希望,两棵树的枝桠相互缠绕,象征着“同心”信念的代代相传;树下是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手拉手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手露出结实的臂膀,汉族的书生手持书卷,维吾尔族的姑娘戴着鲜艳的头巾,藏族的牧民牵着温顺的牦牛,回族的商人提着满载货物的行囊……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真挚的笑容,眼中满是友善与信任,仿佛在诉说着“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美好愿景;旗帜的边缘,用金色的丝线绣着“花漫山河,同心无疆”八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像是在宣告着“同心”信念的无限力量。
“这面‘同心旗’,是我们传承社的所有成员,用三个月的时间共同绣制的。”阿依古丽的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声音带着几分激动,“我们每到一处,就会邀请当地的人们在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写下对‘同心’的理解与期许。等这次‘山河同心行’结束,我们会把它带回这里,郑重地挂在同心纪念馆最显眼的地方,让它成为‘同心’信念跨越山河、连接心灵的永恒见证。”
说着,阿依古丽拿起一支毛笔,蘸了饱满的红色墨汁,在旗帜的左上角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阿依古丽”,字迹娟秀却不失力量,旁边还用维吾尔文工整地标注了“同心无界”四个字,一笔一画都饱含着她对“同心”信念的坚守。紧接着,扎根戈壁的治沙人走上前,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握着毛笔在旗上写下“与沙共生,与民同心”八个字,字迹粗犷豪迈,带着戈壁滩特有的坚韧与豁达;守护非遗的手艺人随后上前,他的指尖灵活而细腻,笔下的“一针一线,绣满同心”字迹娟秀细腻,藏着手艺人的匠心与执着;支援边疆的医生拿起笔,写下“医者仁心,山河同心”,字迹工整端庄,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百姓的关怀;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学者则写下“跨越山海,同心共行”,字迹洒脱飘逸,带着对世界的包容与对和平的向往……
一个个名字,一句句心声,像一颗颗跳动的火种,在红色的旗帜上汇聚成一片温暖的光芒。微风拂过,旗帜轻轻飘扬,那些名字与心声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在晨光中轻轻摇曳,诉说着对“同心”信念的坚守与热爱,诉说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仪式结束,车队缓缓驶出同心文化园,沿着当年英台与雍正帝守护过的土地,踏上了“山河同心行”的征程。车轮滚滚,扬起轻微的尘土,带着“同心”的种子,向着远方驶去。车窗外,海棠花依旧在飘落,像是在为他们送别,又像是在为他们祝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