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睿涵的心中,却是另一番波澜涌动。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恐怕都无法像他那样,对这些看似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有着如此血肉丰满、刻骨铭心的理解。
他亲眼见过史可法、黄得功在南京孤城上,如何用生命最后的热血践行那份沉甸甸的“忠义”;他曾与那位怀揣理想的农民军将领李岩,在摇曳的烛光下,深入讨论过“民本”在饥荒与战乱交织的乱世中,实践的艰难与可贵;他更亲身参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那段关乎文明存续的“华夷之辩”,那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争论,而是真刀真枪、血流成河的残酷斗争。那些概念,对他而言,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烽火硝烟、带着泪水与欢笑、带着无数人命运抉择的鲜活记忆。
此刻,这些承载了太多重量的词汇,从刘菲含口中以如此理性、平静的语调道出,与他脑海深处那些金戈铁马、庙堂博弈、生死一线的画面交织碰撞,产生了一种奇异而深刻的共鸣。
他越发确信,这个时空,因为明清鼎革的结局被自己和伙伴们彻底改写,后续数百年的文化发展轨迹也必然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偏转。整个社会氛围,似乎更加注重华夏文明本体的延续、发扬与自信重建,连大学校园里的思潮风尚,都清晰地烙印着这种变化的痕迹。
“当然,理论的学习最终需要落到实践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刘菲含话锋一转,将同学们的思绪拉回现实,“基于此,我们班委初步设想,可以在本学期组织一些相关的、形式活泼的读书会或者实践活动,比如探访本地的古代书院遗迹,感受当年的学术氛围;或者就某些经典的哲学命题,组织小型的辩论赛,在思辨中深化理解。希望大家能积极思考,后续踊跃参与,提出你们的宝贵建议。”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环节,戚睿涵略一沉吟,举起了手。刘菲含目光落在他身上,微微颔首,示意他发言。
“班长刚才讲的,我深有感触。”戚睿涵站起身,他的声音不像刘菲含那样清亮,带着一种这个年龄少有的沉稳,甚至是一丝历经世事后的审慎,“我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重新审视、梳理并传承我们文明中核心的文化价值,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历史节点,以及日益广阔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格局时,清晰的文明认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如同航海中的罗盘,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做出更明智、更富有远见的判断,甚至……”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继续说道:“甚至在某些关键节点,可能影响历史的走向,或者至少,能让我们在历史的激流中站稳脚跟。”他试图将话说得含蓄,但内容本身已经超出了普通班会讨论的范畴,几个同学投来好奇中带着些许探究的目光。刘菲含也微微挑眉,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对戚睿涵会将话题直接引申到“影响历史走向”这样宏大且敏感的层面感到有些意外,但她良好的素养让她保持着耐心倾听的姿态,没有打断。
“睿涵同学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也很大胆。”她谨慎地组织着语言回应道,语气平和,“历史的发展确实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和可能性,并非一条单一的直线。我们学习、研究过去,正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面对和塑造未来。”她的回应得体而官方,既没有否定戚睿涵的观点,也没有深入探讨那个“影响历史”的敏感话题。
班会在一片不算热烈但还算认真的氛围中结束,同学们收拾好书本笔记,三三两两地交谈着离开教室。戚睿涵看着正在讲台前低头仔细整理讲义和电脑线的刘菲含,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穿过稀疏的人群,走了过去。
“班长,有点事想和你单独聊聊,方便吗?”他的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
刘菲含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询问,但很快点了点头,利落地将最后一样东西塞进背包:“可以。去走廊那边吧,那边人少。”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这里相对僻静,窗外是江南校园特有的郁郁葱葱的景象,远处,学校图书馆崭新的玻璃幕墙在偏西的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知识与未知的晶体。
“班长,刚才班会上我说的那些,并非一时兴起的空谈,或者单纯的理论探讨。”戚睿涵开门见山,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眼神专注地看着刘菲含,“我……经历过一些事情,一些完全超出常规认知范围的事情。”
刘菲含将背包放在窗台上,双臂习惯性地交叉抱在胸前,这是一个略带防御和审视意味的姿势。她的表情是典型的理科生式的怀疑与探究,眉毛微挑:“哦?比如?”她的语气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看你如何解释”的意味。
“比如,”戚睿涵迎着她怀疑的目光,语气异常平静,却字字清晰,“穿越时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