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倩被他俩毫不吝啬的夸奖弄得有些赧然,微微低下头,视线落在自己雪地靴的鞋尖上,唇角却抑制不住地弯得更深了些,露出一点点细白的贝齿。她轻声解释道,语调依旧平和:“也只是……侥幸,未能辜负诸位期望。那些关于亭台楼阁、榫卯结构的学问,我往日在家中时,便曾随营造匠人略窥门径,听得先生们在讲堂上讲授,便觉有些亲切,理解起来稍显便宜。至于画图制艺,虽与昔日笔墨纸砚大相径庭,线条、尺度需格外谨严,但究其根本,仍是用心专一、精益求精之事,倒也……勉强能够应付。史论、思政等科目,无非是多用些心力背诵、理解,梳理脉络,不敢稍有懈怠。”
她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谈论今日的天气。但戚睿涵和袁薇都心知肚明,这“侥幸”和“勉强应付”的背后,是跨越了数百年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鸿沟。一个来自明朝末年,深受传统闺阁教育的女子,要在短短一个学期里,适应现代大学完全陌生的教学模式,掌握高度专业化的建筑学知识,熟练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还要在众多优秀学子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其中所付出的远超常人的努力、所展现的惊人适应力和天赋,绝非“侥幸”二字可以概括。
戚睿涵清楚地记得,无数个夜晚,当他从自习室回来,总能看到董小倩房间的灯光还亮着,她伏案疾书或是凝神绘图的侧影被台灯勾勒得异常专注。她几乎是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浸泡在了图书馆那浩瀚的书海和绘图室那弥漫着铅笔屑与纸张气息的空间里,那股沉静而坚韧的钻研劲头,连他这个经历过高考洗礼和大学几年磨砺的学长都暗自佩服,甚至自愧弗如。
“这绝对不是侥幸,这是实至名归的实力证明!”戚睿涵语气肯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现在回头看,你选择的这个建筑学专业,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他不禁想起了在南京那段时空交错的日子里,董小倩对城中各类官署、民居、寺庙建筑的细致观察和那份发自内心的浓厚兴趣,那时她便已显露出对营造之学的特殊敏感与热爱,如今看来,一切仿佛早有伏笔。
“就是,小倩你就别谦虚了,”袁薇笑着挽住董小倩的胳膊,亲昵地晃了晃,“今晚必须好好庆祝一下。诗悦下午的火车就到南京,如苑姐也在群里说了,忙完公司的事就立刻赶过来,我们晚上好好聚一聚,不醉不归……哦不对,是尽情欢乐!”她及时改口,想起董小倩不擅饮酒。
正说着,戚睿涵握在手中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是白诗悦发来的消息,告知她已经顺利坐上高铁,预计傍晚时分便可抵达南京南站。紧接着,他们那个名为“穿越者后勤保障中心”(刁如苑起的俏皮名字)的微信小群里,刁如苑的头像也跳了出来,发来一张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的照片,配文文字带着她一贯的飒爽风格:“最后一道关卡,攻坚克难中,处理完这波即刻飞奔而来!各位小友务必等着我开席,不许偷跑!”
戚睿涵抬起头,将手机屏幕展示给两位女孩看,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瞧,庆祝团即将集结完毕。我们先回住处安顿一下,等诗悦到了,晚上一起去吃……嗯,我带小倩去个她肯定没去过的地方。”
董小倩闻言,那双清澈的杏眼中立刻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好奇光芒,像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湖面。但她并没有多问,只是乖巧温顺地点了点头,对戚睿涵的安排流露出全然的信任。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戚睿涵心头一暖,同时又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三人并肩走在回校外租住公寓的路上。冬日的校园别有一番景致,落叶乔木只剩下遒劲的枝干,指向灰蓝色的天空,而常青的香樟和冬青则依旧坚守着浓重的绿意。路边的草坪枯黄,但在阳光照射下,边缘泛着茸茸的金色光边。偶尔有不怕冷的麻雀在草地上跳跃觅食,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袁薇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假期计划,要去哪里旅行,要看什么电影。戚睿涵含笑听着,偶尔附和几句,目光却不时落在身旁稍后半步的董小倩身上。她走得很安静,目光掠过路旁的教学楼、公告栏、自行车棚,以及远处操场上奔跑的身影,眼神中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观察与思索。
对于这个时代的一切,董小倩似乎总保持着一种温和的疏离感,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旁观者,在努力理解和融入这个崭新的世界。戚睿涵知道,那种沉静之下,隐藏着一个曾经经历过家国动荡、生死离别的灵魂,如今的校园宁静,于她而言,是何等珍贵。
回到租住的公寓,这里虽然不算宽敞,但被戚睿涵和董小倩收拾得整洁温馨。窗台上摆着几盆绿萝,长势喜人,给室内增添了不少生气。董小倩回到自己房间放下书包,动作轻柔地将今天刚收到的、戚睿涵送的那支卡通圆珠笔和毛茸茸的钥匙扣放在书桌显眼的位置,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