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浮现在他脑海:那个被他亲身参与并改变的历史结局——满清政权在公元1649年被明顺联军彻底扼杀于襁褓之中,其后大顺王朝历经数代经营,最终取代明朝统一了天下,因而汉家的衣冠制度、礼乐文明得以在主体脉络上未曾中断地延续和发展,未曾经历那断崖式的“剃发易服”的屈辱与随之而来的文化浩劫。难道,历史的蝴蝶效应,真的如此微弱而持久地扇动到了数百年后的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文化教育的侧重点、社会的审美风尚,乃至普通人的日常选择?
这个念头带着几分荒诞不经的色彩,却又似乎在某些细节上有迹可循。他下意识地甩了甩头,仿佛要将这过于大胆的猜想从脑中驱逐。或许,这只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然选择,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寻根与复兴浪潮下的必然现象,与那段被改变的历史并无直接关联。他这样告诉自己,试图用理性的解释来安抚那躁动不安的感知。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也打断了戚睿涵纷乱的思绪。他迅速收拾好摊开的书本和零星文具,将它们一股脑儿塞进双肩包里,拉上拉链,快步随着人流走出了教学楼。
白诗悦和袁薇已经等在楼下的树荫里了。白诗悦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显得清爽又温柔;袁薇则是一身利落的运动装,正低头看着手机。而她们旁边,站着正微微仰头,好奇地打量着一棵正值花期的桂花树的董小倩。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他们早就计划好,要带这位来自明末的“新人”,好好游览一番这座她既熟悉又陌生的现代南京城。
如今的董小倩,已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般对一切都感到手足无措、惊慌失措的模样。她穿着戚睿涵的母亲戚菲菲女士特意为她挑选的浅蓝色针织衫和合身的牛仔裤,长发在脑后束成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脸上未施粉黛,却自然流露出一种清澈纯净的气质。虽然眉宇间仍依稀保留着一丝属于那个时代的古典韵致,一种沉淀在骨子里的温婉与沉静,但乍看上去,已与周遭那些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并无二致。只是,那双总是清澈如溪水般的眼眸里,始终闪烁着对眼前这个未知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与孜孜不倦的探寻光芒。
“睿涵,下课了?”董小倩一见到他从教学楼里走出来,脸上立刻绽开一个明媚而依赖的笑容。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环境熏陶,她的普通话已经带上了些许威海口音,夹杂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吴语软糯尾音,听起来颇为有趣,也显得她更加融入这个环境。
“嗯,等久了吧?”戚睿涵笑着走过去,很自然地牵起白诗悦的手,又对站在一旁的袁薇点了点头。袁薇收起手机,看着董小倩,打趣道:“我们倒是没等多久,就是小倩刚才对着这棵桂花树研究了快十分钟了,说这香气比她们那时记忆里的要浓郁醇厚许多,断定必是后世精心培植出来的良种。”
董小倩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颊边泛起淡淡的红晕:“让袁姐姐见笑了。此世之物,无不精奇巧妙,远超小倩想象。只觉得一花一木,一器一物,其中似乎都蕴含着无穷的学问,值得细细观瞧,慢慢琢磨。”
“好了,两位大学问家,关于桂花品种的学术探讨暂时告一段落吧,我们该出发了,今天行程可是排得满满的呢。”白诗悦笑着打断了她们之间轻松的氛围,亲昵地挽起董小倩的胳膊,“第一站,目标——夫子庙,带你去看看现在的秦淮风光。”
国庆期间的南京,处处洋溢着浓烈而喜庆的节日气氛。街道两旁,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仿佛一片流动的红色海洋。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本地市民交织在一起,欢声笑语、各地方言汇成一片热闹的交响,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轻松而欢快的因子。他们一行人随着人流走向地铁站。
董小倩对于能在地下深处飞速穿行的“铁龙”——地铁,早已从最初的震惊骇然变为逐渐习惯,但每次跟随人群涌入那明亮宽敞的地下站台,感受到列车进站时带起的强劲气流,以及进入车厢后那种平稳而高速的移动体验时,她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内心深处会对这个时代的人类所掌握的改造自然的力量生出一种近乎敬畏的感叹。
抵达夫子庙站,走出地铁口,眼前的景象瞬间将董小倩淹没。夫子庙街区远比她凭借有限历史记载和零星口耳相传所想象的要繁华喧嚣百倍。目之所及,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粉墙黛瓦,与记忆中的轮廓依稀相似,甚至有些建筑她恍惚觉得能在旧日记忆中找到对应,但它们却又显得过于崭新、规整,少了些岁月侵蚀的斑驳,多了些精心维护的痕迹。
然而,穿梭其间的不再是穿着长衫、头戴儒巾的士子,或是身着布衣荆钗的寻常百姓。取而代之的是穿着各式各样现代服装、打扮时尚新潮、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拿着各式各样的相机或手机,脸上带着轻松愉悦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