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了一口气,那混合着草药、血腥和焦糊味的空气刺得他喉咙发痒,却也让他更加清醒。“剿抚并用,是他一贯的伎俩,也是他最厉害的地方。”李大坤沉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只是,他这次开出的条件,连画饼充饥都算不上。”他想起之前洪承畴派来的使者,在山下用喇叭向着林中喊话,声音带着诱惑与威胁,许诺只要义军放下武器,剃发归降,朝廷便可既往不咎,甚至还能给予“安插”。
当时,队伍里确实起过一阵小小的骚动。有几个原是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的农民,听闻可以“活命”,眼神中不禁流露出强烈的挣扎与渴望。乱世之中,活下去是最朴素也最强烈的愿望。当其中一个胆子稍大的,鼓起勇气,向着山下喊话的清军代表颤声问出:“军爷,若我等归降,可能保证我等妻儿老小不饿死?可能允我等像从前一样,入山采集些山货,下河捕些鱼虾,寻条活路?”时,山下却陷入了一片冰冷的沉默。良久,那边才传来支支吾吾、官腔十足的回应:“大清律法森严,野外山林河泽皆乃朝廷所有,岂容私自开采渔猎?尔等需剃发易服,安分守己,做我大清顺民,朝廷自有法度安置……”
“安分守己?顺民?”一个脸上带着麻点、身材粗壮的汉子,名叫孙二麻的,猛地一拳捶在身旁的松树干上,震得松针簌簌落下,“他娘的,不让进山,不让下河,地里的收成十有八九要交上去,这不明摆着要把咱们往死路上逼吗?这顺民做了,也是个饿死的鬼。早死晚死都是死,老子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孙二麻这饱含愤懑的话,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了看似平静的死水,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许多原本眼神闪烁、内心动摇的人,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甚至燃起一种破釜沉舟的火焰。是啊,投降是死路一条,抗争或许也是死,但后者至少死得有点念想,死得像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儿,还能拉几个鞑子垫背!
金堡布置完陷阱走了回来,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决绝,接口道:“跟这群狼心狗肺的鞑子没什么道理好讲,唯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咱们的地雷、毒弩虽然不多了,但就算只剩下拳头牙齿,也要啃下他们一块肉来。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文人的悲壮与武人的悍勇,这种奇特的混合体,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具有感染力。
李大坤此时已为伤员包扎完毕,他缓缓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腰背,然后环视着周围这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或带着伤疤、或沾满尘土的脸庞。他们有被苛捐杂税、贪官污吏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有因“文字狱”或反抗剃发令而家破人亡的书生士子,有不愿放弃祖传衣冠制式的手工匠人,还有原本在繁华商路上讨生活却被清军劫掠一空、血本无归的行商坐贾。
他们是被这个野蛮时代洪流冲刷到边缘、逼到绝境的缩影,是被迫拿起武器的普通人。他们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李大坤身上,带着依赖、信任,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生存的渴望。
“不能硬拼。”李大坤的声音不高,却像磐石一样,带着一种在绝境中磨练出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洪承畴这次动用的,不仅仅是绿营和汉军旗的人马,还有从江北调来的滑膛炮队,以及那种……新式的、带着尖头的炮弹(他心中清楚,那绝对是张晓宇搞出来的某种早期榴弹或爆破弹),威力太大,射程也远超我们的土炮。我们凭这些简陋的武器,依托这已被摸清地形的紫金山,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洪承畴巴不得我们冲动,正好将我们一网打尽。”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紫金山这里,我们已经暴露,洪承畴的包围圈正在收紧,不能再待了。”
“撤?往哪儿撤?”刘子壮忧心忡忡地问,他指着地上粗略画出的物资清单,“我们粮草不多,伤药匮乏,火药见底。清军的绿营兵和那些甘为鹰犬的汉军旗探子,像疯狗一样盯着我们,一旦离开山区,进入平原水网,我们这千把人,恐怕……”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很可能是一场行军途中的屠杀。
李大坤再次蹲下身,用手中的树枝在地上更加细致地画着地图。他来自现代的地理知识和这段时间对周边区域的侦察了解,让他画出的山川河流、城镇道路远比这个时代普通人精确。
“往北。”他用树枝点着一个方向,“去云台山。我仔细研究过,那里山势更为险峻,濒临海口,河道纵横,地形比紫金山还要复杂数倍,更易于我们周旋、隐蔽。而且,”他加重了语气,“听说山东那边,以谢迁为首的义军,联合了各地豪杰,闹得声势很大,甚至打了几次胜仗。我们若能北迁至云台山,或许能与山东义军互为犄角,相互声援,打破目前各自为战的孤立局面。”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众人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北迁,意味着要穿越清军控制相对严密、哨卡林立的江北地区,路途遥远,风险极大,无异于一次九死一生的远征。但继续留在已是险地的紫金山,面对洪承畴步步紧逼的围剿,无疑是坐以待毙,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关乎这支队伍乃至每个人未来的命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