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装饰着龙纹和星宿图案的青铜色浑天仪复原模型,与旁边线条简洁、充满工业力量的现代射电望远镜缩小模型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看,这并置本身就体现了东西方宇宙观的根本差异,”戚睿涵再次担当起了解说者的角色,他指着两台仪器,试图用更宏观的视角来串联知识点,“古人,比如我们中国的先辈,制作浑天仪这样的精密仪器,其核心追求往往是‘天人感应’,试图将宇宙的运行法则与人间的社会秩序挂钩。仪器再精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务于这套哲学和政治体系。而现代科学,”他转向射电望远镜的模型,语气变得肯定,“追求的是剥离了主观意志的、纯粹客观的自然规律。望远镜在这里是纯粹的工具,背后是整个建立在实证、逻辑和数学基础上的科学精神。”
袁薇立刻表示赞同,她习惯性地进行补充和深化:“所以,单纯地去比较浑天仪和射电望远镜哪一个更‘先进’,其实是片面的,甚至是误导的。必须把它们放回到各自所属的认知框架和文化语境里去理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时并非同一条赛道。”
“框架?认知?语境?”张晓宇终于忍不住了,他踱步上前,声音不算大,但那种清晰的、带着冷硬质感的讥诮,像一块石头砸破了原本相对和谐的氛围。“说得好听是框架,是认知,说得直接一点,不就是蒙昧时代基于有限观察和大量想象的脑补吗?”他的视线锐利地扫过戚睿涵和袁薇,最后定格在戚睿涵脸上,“没有现代科学这套‘工具’和它代表的思维方式,你们所谓的‘认知’再精妙、再自洽,能计算出引力波的存在吗?能精准预测哈雷彗星哪一年回归吗?能解释黑洞吞噬物质时释放的X射线吗?”他顿了顿,语气中的攻击性更强了,“整天沉溺在这些过时的、已经被证明存在巨大局限性的东西里,除了满足一点虚无缥缈的文化优越感,或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意义。它们能造出芯片吗?能治疗癌症吗?能提升哪怕一点点的算力吗?”
气氛瞬间凝滞。周围似乎有其他游客投来好奇的目光。白诗悦好看的眉头蹙了起来,她轻轻拉了拉戚睿涵的衣袖,用眼神示意他不要接话,免得争执升级。李大坤也赶紧从对美食的遐想中回过神来,胖胖的脸上堆起略显尴尬的笑容,凑过来打圆场:“哎呀,晓宇,话不能这么说嘛。古人智慧有古人智慧的道理,现代科技有现代科技的厉害,领域不同,不好直接比的。都厉害,都厉害……就像红烧肉和冰淇淋,都好吃,对吧?”他试图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来化解僵局。
戚睿涵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一股郁结的不快在凝聚、升腾。他了解张晓宇的脾气,知道他对于自己笃信的理工科世界有着近乎执拗的维护,也清楚两人思维方式的天差地别。他本想按照白诗悦的暗示,一笑置之,但张晓宇话语中那种对整个人文社科领域毫不掩饰的、居高临下的轻蔑,像一根根细针,刺伤了他作为文科生的尊严和信念。他努力维持着语气的平和,但声音已经不自觉地低沉了几分:“晓宇,学科不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论自然不同,看待世界的视角也因此各异。人文社科关注的是人本身,是社会的复杂结构、历史的曲折脉络、文化的传承流变,是意义、价值和精神世界。这些东西,同样是构成我们生活、驱动社会运转,甚至影响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它们或许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它们定义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去向何方’。”
“重要力量?定义?”张晓宇嗤笑一声,那笑声干涩而冰冷,充满了不以为然。他的目光这一次没有看戚睿涵,而是锐利地、几乎带着审视意味地转向了旁边的袁薇,话语里的指向性瞬间变得明确而刻薄,“我看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戚睿涵,你不觉得你和袁薇讨论这些‘重要力量’、这些‘宏大叙事’的时间,有点过于频繁了吗?从学校讨论到旅途,从车上讨论到馆内,一刻不停?”这话语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直接将压抑已久的私人情绪——那混合着嫉妒、不满和某种自卑感的复杂情绪——挑明在了台面上。
袁薇的脸“唰”地一下涨红了,不是羞涩,而是纯粹的愠怒。她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拔高,带着明显的颤抖:“张晓宇,你胡说什么?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胡说?”张晓宇的声调也猛地抬高了几分,引来了更多游客的侧目,他甚至上前了一步,逼近两人,“你们同校同专业,有的是时间在图书馆、在教室探讨这些‘深刻’的问题,何必连出来玩,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还黏在一起说个不停?戚睿涵!”他猛地将矛头再次对准戚睿涵,手指几乎要戳到对方的鼻尖,“你有女朋友的人,站在这里!白诗悦就在旁边!你不知道什么叫避嫌吗?还是你觉得这样显得你特别有学问,特别有魅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