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章氏和石榴的恳求,时锦始终没有心软。
章氏最后满脸绝望,流着眼泪拉着石榴走:“石榴,跟我走!”
她这是要豁出去了。
时锦却在这个时候叫住了章氏和石榴:“他们卖石榴,能得多少粮?卖你,又卖了多少粮?”
章氏一愣,猛地回头,眼泪喷薄而出。
真的,不夸张,就是喷薄而出。
甚至她浑身颤抖着,看着时锦,根本说不出来一个字。
时锦却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甚至提前说了丑话:“我可以比他们的价多出一斤粮买你们。但你要是说服不了他们,就怨不得我了。”
章氏拉着石榴,颤抖着又给时锦磕了个头,声音极重:“我一定会说服他们!谢谢陈大嫂您肯救我们!”
时锦摆摆手。
等章氏她们母女走后,时锦又去问孙大夫:“有全家一起卖身的吗?”
孙大夫就指给时锦看:“那边站着的两个人,都是愿意全家一起卖身的。问过了,一个家里六口人,一个家里五口人。倒是家里都有个壮年男人。”
时锦点点头:“那等会儿我去看看。”
既然是要一起走的,面试总是要的吧。
这头这样忽然热闹起来,镇子里头的人都忍不住跑来凑热闹看了看。
听说时锦买了那么多粮食,又要买人,一个个看向时锦的目光都格外的多了几分艳羡。
孙大夫他们也敏锐感觉到了这一点变化,忽然就都忍不住挺直了背脊,多了几分傲然。
当流民不受尊重,犹如丧家之犬的阴霾,也好似从他们心头散去了不少。
时锦喊陈安陈东,还有方菊也跟着自己一起去面试。
并且在正式面试之前,还特地叮嘱他们一句:“你们想买什么样的人?”
方菊倒是干脆:“勤快肯干活的,不刺头的。”
陈东也很实在:“能打的。”
陈安迟疑了一下,小声道:“我觉得还是要看人品,还有听娘的话不听。”
时锦赞许看三人,夸了一句:“都说得很好。那一会儿你们都多看看,既然以后相处时间还长,肯定要好好选。”
说完这话之后,时锦才正式开始面试。
而且时锦不只是面试一个,而是喊他们两人把家里人都喊过来了。
第一家姓金,不过虽然姓金,却实在是很穷,衣裳都是补丁摞补丁,人更是瘦得像麻杆。
金家有六口人。
他们夫妻两个,还有两个弟弟留下的儿子和女儿,以及他们自己的女儿。
金大小声回答时锦的问题:“我娘路上病死了。我儿子也是。两个弟弟都是征兵征走了。另外三个都是我侄儿侄女。不过他们都是大孩子,都能干活。最大的十一,最小的也有七岁了。”
时锦听完,问了个问题:“你儿子生了什么病没了的?”
金大苦笑一声:“淋了雨,发了高热。他才四岁。”
这么大的孩子,本来就娇弱。这样长途跋涉,餐风露宿,的确容易出问题。
时锦点点头,再问:“我看也有不少人卖孩子换粮吃,你咋没有卖?你家孩子不少。”
金大却以为时锦不想要这么多孩子,立刻就跪下了,本来一直不敢抬头看人,这会儿也是抬起头来,满脸哀求:“陈大嫂,我和我媳妇都能干活!孩子们也都勤快的!我们可以少吃点!我是他们亲大伯,不能抛下他们的!”
他着急的样子,其实也算一种回答。
还是个让时锦满意的回答——重情的人,总归还是心里有温度的吧?
时锦又问了问金大他们从哪里来。
那个县城原身听过,时锦却没什么印象,但可以肯定,也是边陲的穷地方。
能走到这里,其实已经是金大他们家里原本条件还可以,而且金大两口子也的确勤快努力。
他们家是明日已经没有下锅的粮,眼看着就要喝野菜汤的情况。
时锦再问他:“那你会不会什么手艺?”
金大苦思冥想一阵,说:“我会摔土砖,夯土墙,盖房子也会点。我媳妇会养蚕。”
虽然这两样技术暂时都没什么用处,但时锦也没什么犹豫:“那你们卖身,是想要钱,还是想要粮?”
金大一听这话,顿时喜得跟中了彩票一样,又喊孩子们磕头。最后才说:“我要粮。孩子们太饿了,我想给孩子们补补。”
时锦却跟他说:“那倒不用。以后你跟我们吃,大家都吃一样的。不说吃多好,吃饱还是能吃饱的。不过你想补身子,这样,一人一块糖,十片肉干,你乐意不乐意?”
说完,时锦拿出了红糖和肉干来给他们看了看。
想了想,时锦又道:“若还是想要粮食,大人十五个蒸馍,孩子十个蒸馍。先记账,随时你们想吃,就跟我弟妹说。她管着粮食。她给你们。这样也省得你们自己开火,更省得粮食搁坏了。”
金大虽然看着红糖和肉干直咽口水,但最终还是选了蒸馍。
时锦算了一下,金大他们一大家子,一共七十个蒸馍。
七十个蒸馍,大概能装一麻袋吧。
不过,也真不多。
而且七十个,金家也不可能一口气全兑出来,到时候让方菊随时多准备点蒸馍备着当干粮就行。
这样金大他们也方便兑换。
这个结果,金大很满意。
七十个蒸馍,能让孩子们吃很久了。
随后,时锦就让金大他们一家先去找孙大夫,每个人把脉看了看——就跟入职一样,身体可以虚,但不能有重大疾病。
不然刚买来,人就病了,那算怎么回事?
紧接着,时锦又看去面试了另外一家。
结果这一家就不太行。
一家子五口,其中两个老人,也就是四十来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七八岁的孩子。
他们看着家境应该是不错的,身上衣裳补丁不多,但人实在是有点埋汰。衣裳和身上都脏得不行了。
时锦问了问,知道他们是卖了房子想往南边去。结果没想到,走了好几个月才走到这里。一路上,牛也卖了,冬衣褥子也卖了,现在已经卖无可卖。
至于为啥一家人一起卖身——这样他们还是在一处,互相有个照应。而且之前已经把妹子卖了。现在吧,卖老人没人要。卖孩子舍不得……
喜欢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