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一次,惊呼出声的是顾文珏。
他想也不想,一步上前,将程之韵护在身后,对着宋远等人斩钉截铁地拒绝:“不行!她一个女人,如何能远行数千里?路上兵荒马乱,太过危险!”
他的反应极大,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和后怕。
“是啊,弟妹。”林颂宜也急忙劝道,“南边又湿又热,还有瘴气,你身子骨弱,怎么受得了?再说了,你走了家里这边怎么办?”
赵七也挠着头,想不通:“姐,这跑腿的活儿,我去就行了,哪能让你去啊!”
程之韵从顾文珏身后走了出来,她先是安抚地拍了拍林颂宜的手,然后才看向众人,目光清亮,思路清晰。
“各位,我们来分析一下眼下的局面。”
“第一,宋督造献祥瑞,走的是京城的路子。我们献策南境,走的是地方大员的路子。这两件事,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在朝堂上形成合力,互相印证,让圣上在最短的时间内下定决心。所以,我们必须兵分两路。”
她顿了顿,看向顾文珏。
“第二,新式纺车是整个计划的核心。没有纺车,棉花就是一堆没用的棉絮,‘以工代赈’就是一句空话。而这纺车的图纸,只有我记得。这纺车的精巧构造,只有文珏能理解,并且亲手把它造出来。所以,文珏必须留在下溪村,和宋督造一起,督造样机。他走不开。”
顾文珏的嘴唇紧紧抿着,他无法反驳。程之韵说的每一个字,都切中了要害。制造纺车,非他不可。
“第三。”程之韵的目光扫过宋远和赵七,“以工代赈,开垦御棉的整个方案,所有的细节,所有的数据,所有的推演,都在我的脑子里。张总督是务实之人,他看完信,必然会有无数问题。派赵七去,他答不上来。派别人去,我更不放心。只有我亲自去,才能当面为他解惑,将这块足以让他青史留名的政绩,稳稳地送到他手里。”
一番话下来,条理分明,逻辑缜密,屋子里再没人能说出反驳的话来。
宋远看着程之韵,眼神里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全然的钦佩。这个女人,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这份敢于亲身入局的魄力。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着顾文珏拱了拱手:“顾先生,夫人……非寻常女子。老夫,佩服。”
顾文珏的胸口剧烈起伏着,他看着眼前这个坚持要将自己置于险境的妻子,心中百感交集。有担忧,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骄傲和信赖。
他知道,他拦不住她。
因为她不是需要被他护在羽翼下的金丝雀,而是能与他并肩翱翔于九天的雄鹰。
“我陪你去!”他最终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你留下造纺车。”程之韵摇了摇头,态度坚决,“赵七陪我去,他力气大,能保护我。我们乔装打扮,混在镖队里,不会有人注意的。”
她走到顾文珏面前,仰头看着他,声音放柔了一些:“文珏,相信我。你在家造好我们的‘金山’,我去南边,为我们的‘金山’找一个最硬的靠山。我们分头行动,效率才最高。”
四目相对,顾文珏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
许久,他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重若千钧。
“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银子不够就去取,遇到麻烦就躲,什么功劳,什么生意,都没有你重要。”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明地颤抖。
“我答应你。”程之韵笑了,明媚如春光。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顾家小院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宋远第二天就带来了官窑里最好的木匠和铁匠,还有几大车的上等硬木和精铁。
顾文珏几乎是吃住都在窑洞里,他将程之韵画出的草图,细化成一张张精确到尺寸的零件图,和工匠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在最初的惊叹过后,也完全沉浸在这种创造的乐趣之中,对顾文珏这位“小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另一边,程之韵则在准备南下的说辞。
她没有写信,而是让顾文珏准备了数十张上好的宣纸。
她口述,顾文珏执笔。
“第一部分,棉花之利。详细阐述长绒棉的产量、品质,与现有棉花的对比。要用数据说话,亩产五倍,纤维长度两倍,韧性三倍……”
“第二部分,南境之宜。分析南境三州的气候,水文,闲置土地,论证其为长绒棉的天选之地。”
“第三部分,流民之用。此为‘以工代赈’的核心。要详细说明如何组织流民,如何分发口粮,如何开垦棉田,如何设立奖惩……要让张总督看到,这几十万流民,不是负担,而是大雍朝开疆拓土的生力军!”
“第四部分,财政之益。帮张总督算一笔账。开办御棉场,建立纺织厂,产出的‘御赐贡布’,内销可平抑布价,外销可赚取番商白银,三年之内,南境三州的税收,能翻几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