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观的残垣断壁,在身后渐次模糊,终是化作了秦岭万千青黛山色中一微不足道的墨点,消融于苍茫云海之间。
我没有回头。
目光所及,唯有前方那壮丽的山脉,以及更高、更远处,那蔚蓝的天空。那两道身影,会很快出发,离开他们这个熟悉的环境,去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将会去九宫山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见证一个时代的转折与落幕,也开始他们人生新的旅程。他们的路,已然明晰,无需我再赘言,亦无需我指引。
而我在人间的路,也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段,清晰得只剩下前方那唯一的方向。
一步踏出。
脚下山河倒卷,云气自分。那曾因强逆天命、重塑崇祯生机,并暗暗重启“三才祈愿坛”,让它静静地转,慢慢地动,慢得如山石的风化,但那才是道的真意呀。
而消耗枯竭的法力,经过这数月于红尘边缘的静养与天地精华的吐纳,早已不复当初的亏空,反而愈发充盈圆融,在四肢百骸中流转不息,温润如玉,蕴含着超然的力量。其实,当你拥有这些力量,细想来,没什么用处。
我心境更是澄澈如镜,映照大千,却不再沾染半分尘埃。昔日施展这缩地成寸的神通,尚需凝神聚气,此刻却已是意动身随,如呼吸般自然,脚下千里山河缩于方寸,行动间丝毫不扰动人世间,唯有道韵流转。
不过半盏茶的光景,那片熟悉的、终年氤氲着淡淡草木清香与若有若无丹药气息的龙虎山福地,便已遥遥在望。群峰壮丽,云霞绕腰,拱卫主庭,气象万千。
我并未直接前往那金碧辉煌、象征着道教祖庭的天师府。心念微动间,身影已如清风拂过水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龙虎后山。
那座承载了我与师父李散人数年光阴的庭院,依旧静静地伫立在记忆中的角落。时光仿佛在这里凝滞,又仿佛在这里加速了改变。青石铺就的台阶,被厚厚的、湿滑的青苔完全覆盖,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那扇由两块老旧木板勉强拼凑而成的院门,依旧虚掩着,在微风中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把我带入青山依旧在,只是朱颜更的意境。
我伸出手,指尖触及那粗糙的木纹,微微一滞,随即轻轻推开了它。
“嘎吱——”
门轴转动的声音,打破了山谷的寂静,也推开了尘封的过往。
院中景象,与离去时并无太大不同,只是荒草茂盛了些。唯有那些我当年亲手栽下的桃树,此刻正值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刻。花开如云似霞,灼灼其华,灿烂得几乎要燃烧起来,将这片破旧庭院映照得生机勃勃。
一阵山风穿过谷口,拂过树梢,粉白的花瓣顿时簌簌而下,如同一场盛大而温柔的香雪,无声地飘落,覆盖了杂草,覆盖了石阶,也覆盖那寿山石。
景物依旧,桃花更艳。
只是,那桃树下,再也寻不见那个会躺在吱呀作响的破旧摇椅上,眯缝着醉眼,拎着劣质烧酒葫芦,却总喜欢指着天空对我说“小子,道无处不在,需要自己去体悟!”的老道人了。
我步履轻缓,踏着满地的落英,走向后院师父曾住的静室。室内陈设依旧,房间整洁,应是他们有人来定期打扫。
我缓缓坐在师父曾坐过的床榻上,那木纹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只是露出一些星星点点的金色亮点。盘膝坐了下来,姿态自然而放松,如同昔日坐在师父身旁听他讲道一般。
从怀中取出一只酒葫芦,葫芦表面被摩挲得温润光亮,里面装着的,是寻常不过的烧刀子,却是我专程去师父打酒的地方买来的,因常年浸染桃花香气,带上了一丝独特的清冽。我拔开塞子,一股辛辣中带着微甜的气息弥漫开来。
“师父,”
我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宁静氛围。
“我好想回到我们在龙虎山借住的那段时光呀,那时,和您每天分析光明教的动向,您指导我修炼,在您的呵护下是多么的温暖,多么的美呀!”
“徒儿,要走了。”
“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去走您当年没能走完的路,去寻您口中那‘道’的尽头。”
“也去看看,那片您曾以性命为代价,为我们这些不肖后人窥见一线生机的……全新的天地。”
说着,我将葫芦微微倾斜,清冽的酒液划出一道晶莹的弧线,缓缓洒落在房间的地上,迅速渗入,只留下一片深色的湿痕。酒香混合着泥土和桃花的气息,在屋中中淡淡散开。
然后,我将壶中剩下的半葫芦酒,仰起头,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如火线,顺着喉咙直坠而下,烫得我那颗本已古井无波、澄澈如镜的道心,竟也泛起了一丝人间暖意,以及一丝酸楚。
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脚步的主人刻意放重了些许,似是为了提醒我的注意。
我没有回头,神识早已感知到来者。
“清扬道友。”
一个温和而略带沧桑的声音响起,正是龙虎山当代天师,张应韶。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却纤尘不染的八卦道袍,不知何时已立于屋外。我推开门,他的脸上带着老友重逢的由衷欣喜,但那双阅尽世情的眼眸深处,早已洞悉我此番来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尘修行:证道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尘修行:证道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