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接过手镯,指腹蹭过那处细微的印记:“在皇上那里我见过一只几乎一样的。”
“皇宫?皇家印记?”六子站在旁边,听着这些陌生又遥远的词,声音都有些发颤,“你们到底在说什么?这镯子、这布,和皇宫有啥关系?”
他这话一出口,屋里瞬间静了下来。
包拯垂着眼,脑海里却翻江倒海——一个声音在喊:得把“狸猫换太子”的真相揭开,还李妃清白;可另一个声音却在劝:若是把六子的身世捅破,朝野必乱,国家安稳比什么都重要。
两种念头交战了许久,最终抬眼看向众人:“这事不能声张,先去找楚楚对黄布,之后……只能告诉皇上,让他定夺。皇上仁善,必不会滥杀无辜。”
月瑶见状,轻轻叹了口气:“眼下先别想别的,先回客栈找楚楚要黄布,看看这布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几人当即锁了面馆往客栈赶,一见到楚楚,月瑶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说了一遍。
楚楚听得脸色发白,忙将布取出来,铺在桌上与六子的那块对齐,众人凑近了看,只见两块布严丝合缝,显然这样才算完整。
“这布呢肯定有璇玑,”李莲花语气笃定,“若是普通的包裹布,哪会被人特意分成两半呢,还保存如此的好?”
“可布上什么都没有,如果有字的话,怎么才能显现出来?”月瑶的目光扫过两块黄布,“用火烤?还是用水泡?”
公孙策起身找来了火盆和水盆:“别猜了,试了便知。先烤,再泡,一步步来。”
先是将两块黄布一起,离火盆半尺远慢慢烘烤,却连半点字迹都没显出来;接着又放进温水里浸泡,却依旧只有布料本身的颜色,不见任何异色。
“都不行。”包拯盯着泡在水里的黄布,眉头紧锁,“肯定还有别的法子,只是我们没想到。”
“酒呢?”月瑶忽然开口,眼神亮了亮,“要是用米粉调水写字,干了之后看不出来,可一泡进酒里,字迹就会变蓝显现出来!要不试试?”
李莲花立刻起身,从客栈掌柜那儿讨来了一壶酒,将黄布从水里捞出来烘干,再倒上米酒。
不过片刻,原本空白的布面上,果然渐渐晕开淡蓝色的字迹,几人凑着光细看,一个个字映入眼帘——
写的竟是当年“狸猫换太子”的全经过:
李宸妃当年先诞下皇子,刘妃(如今的太后)为夺后位,联合庞太师买通崇庆七鹰,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皇子,再将皇子裹在黄布里送出宫,而这黄布上的字,正是崇庆七鹰中的一人所写。
“怎么会……怎么会是这样……”六子站在最边上,看着那些字满是不可置信——到了这时候,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就是那个被换走的皇子,那块黄布、那只手镯,都是证明他身世的信物。
他猛地转向包拯,声音带着哭腔:“包拯,你告诉我,是我猜错了,不是这样的,对不对?”
包拯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却只能硬着头皮点头:“不,你没猜错,事情……就是你想的那样。”
月瑶看着六子失魂落魄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不解:“女子生产本就是鬼门关,刘太后当年既然有本事把孩子送出宫,搞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为何不直接设计让李妃‘难产而亡’?
那样既省事,又不会留下这么多隐患。还有先皇,当年不管是立储君,还是用‘诞下妖物’的说法治李妃的罪,也太草率了些。”
总觉得还有些是他们查不出来的秘密。
这话问得众人都沉默了——可眼下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黄布上的秘密一旦泄露,太后和庞太师绝不会放过他们,甚至会对六子下杀手。
几人凑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月瑶和李莲花去皇宫见皇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包拯和公孙策则去找八贤王——皇上的态度尚可揣测,可太后与庞太师权势滔天,必须有八贤王的人牵制,才能护住六子,也护住他们几人。
月瑶和李莲花换了身素色衣服,凭着之前皇上赐下的免死金牌进了宫,在御书房见到了皇帝。
两人没有隐瞒,从秀珠自杀引出千波殿到六子的黄布、手镯,再到“狸猫换太子”的真相,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
皇帝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听完后久久没有说话,御书房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眼看向两人,眼神复杂,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你们就不怕……朕为了名声,杀了你们灭口?”
李莲花迎上他的目光,语气淡然:“皇上不会。我们认识的陛下呢,不是会为了虚名而滥杀无辜的人。”
“对,”月瑶接着话头,语气诚恳,“皇上素来宽容仁善,这事本就与您无关,您无需介怀。
况且六子当年虽是太子,可他自小在民间长大,从未受过皇家教导,如今若公开身世,非但不是好事,反而可能被反贼或邻国利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