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包拯换上便装,带领一二个公人亲自到狱中见张木匠夫妇,细细询问。张匠悲泣呜咽,把前面的情况诉说了一遍。包拯心想,被谋杀的人,头上有一处斧痕,而且血迹又落到你家,如今你们不肯甘心认罪,必定有缘故,必须再勘问。包拯离开狱中,次日又进去审问,一连数次,张匠所诉都如前说,包拯找不到明了之处,也在迟疑之间。
正在审问时,看见一个小孩童,手持一包饭,送来给狱卒,还说了几句悄悄话,狱卒点头答应。包拯立即问狱卒:“刚才那个孩童和你说什么话?”狱卒不敢正面回答,就用其他事回复包拯说:“那孩童报道小人家下有亲戚来到,让今晚早点回去。”包拯知道他在撒谎,径直来到堂上,让左右的人散到两廊,把那孩童叫入后堂,吩咐库子李十八取四十文钱给他,让他访查刚才看见狱卒有什么话说。孩童口快,直接告说道:“今天午间出东街,恰好遇见二人在茶店里坐,看见我来,招手把我叫入店内。那人拿过五十文铜钱给我买果子,等我收了钱,却叫我到狱中探访:‘如今有个包拯在审勘案子,看看所勘的命案,那夫妇二人是谁承认的。’就是这个缘故,没有其他事说。”
包拯听罢,立即命令张龙、赵虎吩咐道:“你们跟随这个孩童,前往东街茶店里捉那二人来见我。”张龙、赵虎二公牌领旨,便跟着孩童径直来到东街店里。正在寻人时,正好许二兄弟在那里等候孩童回报,没提防公牌来到。张龙、赵虎抢进去,登时捉住许二兄弟,解入公厅见包拯。
包拯勘问道:“你们谋杀人,为何要让他人偿命?”起初许二兄弟还抵赖不肯承认,包拯让孩童证实了前面的话,二人惊骇之下无法隐瞒,供出了谋杀的情由。等到拘来韩某询问,韩某才醒悟当日许二前来借银两不答应,导致怀恨的缘由。包拯审实明白,于是判处许二兄弟偿命,释放了张木匠夫妇。百姓都说包公判决这个案子,如同代行上天的命令,千年之下何其明鉴!
第七十二回除黄郎兄弟刁恶
断云:
茶店勒索遭发配,渡夫讹诈受严惩。
包公所到风雷动,法令森严岂容情。
话说包公离开李家庄,与公人前往陈州。走了半日,来到一个叫枫林渡的地方,见渡夫不在船上,就对唐公说:“前面有个小店,咱们去坐一会儿,等渡夫回来。”唐公答应,挑着行李到茶肆,二人坐下。
茶博士出来了,长得十分丑陋,躬身作揖道:“秀才们要喝清茶吗?”包公说:“行路辛苦,有热的就拿两盏来。”卖茶的大郎转身进去,不多时端来两盏茶,给包公二人各一盏。包公喝完茶,让唐公拿二百钱还他。
大郎笑道:“秀才好不懂事!喝了两盏茶,该五百钱,怎么只给二百?”唐公说:“茶我们喝过了,通常一百钱一盏,你店怎么多要钱?”大郎怒骂:“不识好歹!我偏要五百钱!不然吃我几拳头。”包公见他要动手,赶紧让唐公拿五百钱给他。
走出店来,渡夫正好把船撑到岸边。二人牵驴上渡,管渡的来讨钱,包公问:“该多少渡钱?”管渡的说:“你二人该五百,驴子该二百,共七百钱。”唐公说:“我们二人带驴只该五百钱,怎么多要二百?”管渡的喝道:“这渡口向来我说了算,你敢反驳,就推你下水,看你要命不?”
包公问:“这是官渡还是私渡?”管渡的说:“虽是官渡,也得听我的。”唐公说:“既是官渡,如今包文拯要赴陈州上任,若从这渡口过,知道你逼取渡钱,会怎么样?”管渡的说:“包公不来便罢,就算知道,也不过打我几棒,难道还有蒸人的甑不成?”包公听罢,微微冷笑,让唐公拿七百钱给他。
上了岸,包公秘密问管渡的伙伴:“这渡夫叫什么?”伙伴说:“别提了,这渡夫姓黄,兄弟二人,老大叫一郎,老二叫二郎。老大在岸边开茶店骗茶钱,如今成了富户;老二当渡夫,骗人钱财贪得无厌。我虽是他伙伴,一天只赚几文钱养家,其余都被他拿去了。”
包公听罢,让唐公记在簿上,自叹道:“陈州县因为水旱不调,五谷不收,百姓饥饿。各处又有这样的顽民,百姓怎么能安生?”等包公到陈州处置了赵皇亲后,立刻派公牌拘来黄二郎,当堂审问。
经查,黄大郎开茶店欺骗百姓,判杖打八十,用大枷在州衙前示众数日,脸上刺字充军,家财一半充公,赈济饥民。提过黄二郎问:“你仗着是官渡骗人,近日包老爹来,你还勒索重财?如今包公新造了个甑,看看能不能把你蒸熟?”说完,让几个差役架起锅,把二郎放进甑中,扇火蒸煮。不一会儿,二郎皮开肉绽,死在甑中。
从此,奸猾之徒收敛行迹,畏惧包公的威严如同畏惧猛虎。
第七十三回包拯断斩赵皇亲
断云:
国法严明处决皇亲,包公名誉震动朝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典白话合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