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又对韩邦奇一拱手道:“以本学士的经验,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太原可以搞一个煤钢产业园区,建在太原卫的地盘上,烦请韩参议统筹协调太原卫、府诸项事宜。”
韩邦奇为难说道:“杨侍讲学士,山西开矿、建厂并非想的那么简单!
直隶紫荆关、倒马关等地方与山西广昌、灵丘诸县犬牙相错,矿藏丰富,一直被官府封存。结果近几年山西流民、直隶流民互相越关启封矿洞,聚为盗薮!
北京的游侠儿、亡命徒闻风啸集而至,召集流民为争矿互相砍杀,吏不能禁!
嘉靖元年,朝廷不得不把直隶和山西的矿洞全部封存!”
杨植一拍桌案道:“太祖不允许官吏轻易出城,不允许官吏干涉民间事务,不允许官府涉足工商业,结果碰到民众为争矿聚众斗殴没有办法,只能一封了之!
军户是在卫所的土地上以军户开矿建厂,与民间无涉!我们要趁着中枢空窗期,先上车后补票,做了再说。
韩参议有清军之责,烦请韩参议与本学士联署一清军奏疏,等朝廷结束动荡,本学士即前往北京,请求兵部、都察院派出清军御史,重新核定大同镇军屯军地,登记造册!”
麻烦事就这样拍板解决了,下面就是规划任谁都挑不出理的地方水利工程。
“我们上城墙看看,水库建在哪里好!”
知府看看庭院,劝道:“大中丞,雨后路滑,是不是不要这么拼?”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既然大家今日坐在一起,就一次性把大事议完比较好,省得以后再三麻烦诸君,好似本学士做事没谱想一出是一出!”
众官老爷没办法,跟着杨植就近从马道登上北城墙。杨植一马当先依然先登,路上挺胸凸肚,却在临走上城头时差点一滑。
杨植脸一红,急忙手扶城壁快步登上城头,转身欲提醒后面各位,看到排第二的朱振在刚才杨植险些失足的地方,脚步一个趔趄,哎呀一声,连忙稳住身形,窜上城头。
接着排第三的知府、排第四的知县,也先后在杨植打滑的地方踩空,生硬地晃晃身子,嘿嘿讪笑着登上城头。
登城途中的工部王郎中、户部员外郎犹豫不决地站在原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盯着杨植差点摔跤的位置,艰难地思考着。
最后面的韩参议、武太监目瞪口呆,张大嘴巴,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杨植连忙说:“诸君小心,烦请知县扶一把后来者。”
众官老爷登上城墙眺望大同郊区,王郎中手指城南、城东两个低洼地说道:“这两处可以,具体哪处好,待我明日勘察一下。”
杨植点点头道:“专业事让专业人做,本学士就不置喙了!
朱总兵、大同府县宜趁现在农闲,征召几千上万军民,在封冻前挖好水库,善莫大焉!
本学士明天就上奏,一保朱振的总兵之职实打实转正,让兵部正式行文;二保大同府县平兵乱无过有功,吏部存档!
不过你们三位懂得,如今朝廷议事、决事没有那么快。”
一百八十多名中层以下朝臣被打廷杖后,嘉靖在七月十八日举行为亲母上慈仁皇太后尊号的告庙典礼,但是参加典礼的二、三品官员只有孙交、张瓒等数人,一半以上的尚书侍郎拒绝参加,内阁现任首辅毛纪更是在典礼当天上疏请求致仕,闭门不出。
嘉靖告过太庙后回到文华殿,立刻批准了毛纪的退休请求。
杨慎运气好,七月十七日最后一个被廷杖,行刑的锦衣卫下手并不重,他回到囚牢醒过来,摸到怀里的跌打损伤止痛化瘀丸,赶紧问狱卒要来几碗水吞下伤药。
七月十八日下午,诏狱的监牢门打开,杨慎被带到院中,看到翰林王元正、王思、丰熙等六人趴倒在地,这七位哭门的带头大哥被第二次刑责,又回到牢房里。
廷杖结束后,司礼监太监宣读圣旨,七人俱被追夺出身以来文字,失去官身。
杨慎、王元正的底子非常硬,被打过两次居然挺过来了,而翰林王思、王相及科道等十六人运气不好,疮毒发作身亡。
七月二十一日辰时,兴献帝的神主迎接仪式如期举行。
早上锦衣卫于正阳门外正阳桥南设好仪仗,所有的在职文武百官身着礼服出城迎接。
在教坊司鼓乐的吹打声中,百官五拜三叩在正阳桥南迎接兴献帝的神主牌位,然后自正阳门、大明门入行至午门。
嘉靖身着帝常服在午门前奉迎父亲神主入宫,安放于奉先殿即太庙。
宣礼官唱诵了罗钦顺执笔、翰林院集体撰写的册文、祝文,从此兴献帝正式称为恭穆献皇帝。
至此,大议礼以朝臣认栽,嘉靖大获全胜告一段落,嘉靖终于向天下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我是继统,不是继嗣。
但总有一些头铁的大臣为仍在狱中的丰熙、杨慎等翰林求情,嘉靖毫不犹豫地把那些跳梁的大臣逮下诏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