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北方土厚宜深葬,南方土薄宜浅葬;堂局宽大者宜,其气必深厚,宜深葬以乘之;堂局狭小者,其气必浅薄,宜浅葬以乘之。
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生气本来是没有形体的,行之于天,就以日月星辰为形体;行之于地,就以山河草木为形体。但土是蕴藏生气的最佳场所,生气可以通过土来孕育生长万物,从而体现出生气的作用来,所以,可以把土看成是生气的形体。
水是由气体凝聚成雨露霜雪而成的,因此,气是水之母体。
气之轻轻上浮者为天,天之云气产生雨水,故曰:天一生水。
气之重浊下沉者为地,地之生气成就万物,故曰:地六成之。
生气在水,谓之外气,随水而横流;生气在土,谓之内气,随土而生物。
邱垅之骨,风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
邱垅指高山,骨为高山之石;风指山脊,阜为平岗。意思是说,气是随着山形的起伏而行走的,无论是高山石壁,还是山脊平岗,都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籍土而生的万物,都是如此。也正因为土中有生气流行,万物才得以生长。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者,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阴所生之法也。
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正所谓:“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也。气凝结在人体中的精华,就是骨头。人死气散,肉体腐烂,独留一把枯骨,很久都不会烂掉,这枯骨中所藏之气,仍然和活着的亲人存在着某种感应联系,只要把这枯骨葬在可纳生气之处,那么,就可以荫生还活着的亲人。
因势篇
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气行于地中,人不可见。
可见者,只有山势。
山势灵动则地气旺,山势枯滞则地气衰。
山势奔走则地气流行,山势盘旋则地气凝结。
葬法就是要看清山势的来龙去脉,了解地气的起和止,并根据山势的缓急起伏高低反侧,采用盖粘倚撞等方法来承接其生气。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南或北。
平夷之地,以土脊为脉;山高之地,以石脊为骨。
要细察地脉的走向,注意山势的来去,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或起而断,断而起,穿田渡水,闪侧屈曲,草线灰蛇,不可大意。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
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千尺言其高远,即山脉高远则成势。
百尺言其低小,即山势虽小有其形。
龙穴砂水聚会之地,即是形止之处,谓之全气。
全气之地,即是葬人的好去处。
欲进而委婉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却,欲止而深。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
土高水深,郁草茂林。
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全气之地,山势如龙委婉屈曲而来,抑扬顿挫,生动有力。
山势止处,或如狮踞,或如虎卧,端然不动,有君临天下之气象。
周围砂水拱卫重叠,如百官觐帝,万佛朝宗。
众山齐来拜会为止,众水齐来会合为聚。
山为阴,水为阳,山水聚会,即是冲和阴阳。
阴阳冲合之地,必是土高水深、郁草茂林、充满生机的风水宝地。
龙象尊严啊,犹如帝王出征,千乘战车簇拥而行;或如巨富出门,百十奴仆相随而止。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山水会聚之处,即是生气蓄发之处。
因为这里藏风聚气,所以是孕育新生命的最佳之地。
也是葬人的上乘之地啊。
葬经翼篇一:原势
夫山者,宣也,其气刚。
川者,流也,其气柔。
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
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
昔者庖羲氏之府察其在乎!
气有升降,变化莫测,拟之以龙者,潜渊飞跃,不可得而知也。
然其始发也,必有势焉,是故《经》曰: “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
曰: “ 势来形止 ” 。
曰: “ 若马之驰,若水之波 ”。
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也。
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
气之积成体也,厥其状有五:火言其锐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圆也,土言其方也,五体皆备,气之至盛者也。
伏而再发者,由粗出精,刚中柔也,上势之伏,陟降以正,侍卫以严,水分旁达,相顾为关。
其纵也,奔崩千里,其横也,跨州连郡。
其川源之襟带也,回环重复,情与之偕,会为江湖,以蓄其气,啬为尾闾,以固其去,故乎若九重,矫乎若万马,茫乎不可得而窥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水卜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水卜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