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顿时热闹起来。
魏子浟跌跌撞撞地扑向父亲,魏子演和哥哥争着要去摸地图上的标记,最小的魏子涣在乳母怀里咿呀学语。
“都到齐了?“
魏渊环视满堂儿女,目光在角落顿了顿,乳母正抱着韦子淯安静地站在灯影里。
他招手让乳母近前,接过那个安静的孩子。
韦子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小手好奇地抓住他的衣襟。
“爹爹。。。。。。“
稚嫩的呼唤让魏渊心中一软。
晚膳后,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
魏渊开始讲述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讲到精彩处,连最安静的魏子澄都睁大了眼睛。
“将来我也要像霍将军那样,为大明开疆拓土!“
杨啸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魏渊欣慰地点头,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
这一刻,他不是权倾朝野的元辅,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但望着孩子们憧憬的眼神,他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西域的烽火必须平息,不仅为了大明的安危,也为了这些孩子能在太平盛世中成长。
他轻轻抚过韦子淯柔软的发丝,在心中立下誓言:定要让大明的旌旗,重新飘扬在西域的天空下。
暮色笼罩着京郊的皇家马场,魏渊负手立于辕门前,看着眼前这支精干的西行队伍。
晚风拂过他日渐霜白的鬓角,却拂不去眼中锐利的光芒。
“大人,都准备好了。“
牛金大步走来,这位历经东瀛血战考验的悍将,如今作为侍卫统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悍勇。
他腰间佩着的还是那柄跟随魏渊多年的流星锤,锤身上的磨损记录着无数次的生死相随。
“老牛,这趟又要辛苦你了。“
魏渊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人说哪里话!“
牛金咧嘴一笑,
“当年在东瀛那般凶险都闯过来了,这西域又能奈我何?“
这时,两骑快马踏着暮色驰来。
当先一人利落地翻身下马,正是从蒙古赶回的杨海龙。
四年边关历练,让这个西南大族出身的年轻人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古铜色的脸庞上,一双眼睛锐利如鹰。
“海龙来迟,请大人恕罪!“
杨海龙单膝跪地行礼,举手投足间已颇具封疆大吏的气度。
魏渊欣慰地扶起他:
“海龙在蒙古四年,对各部情形了如指掌。此行有你相助,可谓如虎添翼。“
另一骑上身着黑衣的骑士悄然下马,正是黑衣卫指挥使赵信。他比杨海龙年长几岁,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内敛。
“师父。“
赵信简单行礼,目光却已警惕地扫视四周。
作为魏渊最早收入门下的弟子,他执掌黑衣卫多年,最擅长的便是在暗处布局。
魏渊微微颔首:
“明处有海龙调度督查行署,暗处有你统领黑衣卫,这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赵信低声道:
“弟子已命人先行出发,沿途布置眼线。西域各方势力的动向,每日都会以飞鸽传书。“
牛金补充道:
“奉之将军挑选的五十名精锐,已分成十组先行出发。每组五人,扮作商队、旅客等,将在我们前后三十里内形成护卫网。“
魏渊满意地点头。
他特意选择在暮色中集结,就是为了避人耳目。
这支精干的队伍,既有明面上的官员,又有暗地里的护卫,可谓万全。
“此次西行,事关重大。“
魏渊环视众人,
“海龙要以督查专员身份公开活动,查访西域政务。赵信要在暗中查探各方势力动向。牛金负责明处的护卫。“
他顿了顿,声音转沉:
“自永乐年后,朝廷对西域控制日渐松弛。如今和硕特蒙古盘踞青海,准噶尔部虎视眈眈。我们此去,就是要亲眼看看,这西域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
暮色渐深,众人翻身上马。魏渊最后望了一眼京师方向,那里有他牵挂的家人,也有他一手重建的大明江山。
“出发!“
一声令下,十余骑融入苍茫夜色。
在他们前后三十里,五十名精锐已经悄然就位。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向着西域缓缓撒开。
人间四月,古老的西安府浸润在一片温润的春光里。
这座千年古都,在永熙朝的新政滋养下,正焕发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
城墙巍峨如昨,但城内景象已大为不同。
贯通东西的大街上,人流如织,车马粼粼。
得益于《钦定皇明宪纲》下厘清的税制和新商法的推行,商铺旗幡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
来自西域的胡商、南方的客贾明显增多,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还有各地的消息。
昔日因战乱而一度萧条的市集,如今已是百业兴旺。
《明末封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封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