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在王维波办公室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维波刚刚批阅完一批文件,正靠在椅背上稍事休息,脑海中却在反复回味范志国部长此次荆楚之行的每一个细节。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随即秘书的声音响起:“书记,周东军书记来了。”
王维波立即坐直身体:“请进。”
门被推开,周东军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但那双略显疲惫的眼睛里,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书记,忙着呢?”周东军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恭敬。
“东军同志来了,快坐快坐。”王维波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热情地招呼着来到会客区,与周东军面对面坐在沙发上,“小李,泡壶好茶来。”
王维波打量着眼前的周东军。共事多年,他太了解这位搭档了。周东军此刻的来访,绝非仅仅是汇报工作那么简单。
范部长调研结束后,各种风声已经在省委大院悄悄流传,王维波心知肚明,却始终保持着沉默。
“书记,我来给您汇报一下学习贯彻徐书记在青省调研讲话精神的情况。”周东军打开手中的笔记本,语气郑重,“办公厅已经按照您的批示,向各地市和省直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深入学习领会领导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王维波轻轻吹开茶杯上漂浮的茶叶,点了点头:“这项工作很重要。这周要抽出半天时间,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省干部都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确保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另外,上次省委常委会研究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雷霆行动的部署,要抓紧落实。这项工作由你总牵头,要统一组织、合理安排、精心部署,坚持除恶务尽、露头就打的原则,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请您放心,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方案。”周东军汇报道,“由政法书记牵头,组织公检法司各部门,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扫黑除恶集中行动。重点是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深挖背后的保护伞。”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两人就扫黑除恶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王维波不时提出具体要求,周东军则详细汇报工作思路。表面上,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汇报,但王维波敏锐地察觉到,周东军的心思并不完全在这场谈话上。
果然,当扫黑除恶的话题告一段落,周东军轻轻合上笔记本,语气变得有些迟疑:“书记,还有一件事……”
王维波不动声色地喝了口茶:“东军同志请讲。”
周东军斟酌着词句,缓缓说道:“书记,您也知道,省委这边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我作为省委副书记,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汉江市那边,实在是有些无暇顾及。”
他停顿了一下,仔细观察着王维波的表情,但对方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我在想,”周东军继续说,“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更有能力的同志来接任汉江市委书记?这样我也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省委工作中来。”
办公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王维波轻轻放下茶杯,心中已然明了。周东军这是听到了风声,在试探他的态度,甚至想以退为进,争取主动。
“东军同志啊,”王维波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你的想法我理解。不过,人事安排不是小事,特别是汉江市委书记这样的重要岗位。”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窗外省委大院内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样吧,你的这个想法,我找个合适的机会向范部长汇报一下,听听上面的意见。”
王维波转过身,目光直视周东军:“但是,在省委没有做出决定之前,你还是汉江市委书记,这个责任你必须担起来。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多投入些精力到汉江的工作中,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力争下半年打一个翻身仗。”
这番话既给了周东军台阶,又明确了他的责任,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周东军连忙表态:“书记放心,我一定尽职尽责,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送走周东军后,王维波独自在办公室里踱步。他回想起范志国调研期间的种种细节:对汉江发展问题的追问、对阳城经验的肯定、与宋江的单独谈话……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上级对汉江的班子确实有调整的考虑。
作为省委书记,王维波深知人事安排的复杂性。汉江作为副省级城市,其市委书记还是省委常委,这样的重要岗位变动,必须慎之又慎。既要考虑工作需要,又要顾及干部情绪;既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又要保持班子的稳定性。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内线电话:“请宋部长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一趟。”
挂断电话后,王维波陷入沉思。如果真的要调整汉江班子,接任人选至关重要。
宋江年轻有为,思路开阔,但在资历和经验上确实有所欠缺。
而周东军虽然开拓精神不足,但胜在稳重,在维护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是作为一把手必须面对的难题: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意味着取舍和权衡。
既要贯彻上级意图,又要结合本地实际;既要推进事业发展,又要维护班子团结。
喜欢重生之退伍从政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退伍从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