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珍珠港的尼米兹忧心忡忡,在得到哈尔西的电报后,第一时间跑过去看了起来。
“通知所有参谋人员,紧急会议。”
几分钟后,一大堆将校军官齐聚会议室。
尼米兹开口说道:“哈尔西报告,他们似乎遭遇了困境。这是各方发回来的信息汇总,我需要诸位的精准判断。”
“尤其是在这种万分艰难的时刻,我们每犹豫一分钟,都会让突袭舰队陷入困境。”
不少作战参谋还是一脸懵,因为突袭日本计划本身就是高度的机密。
随着少部分人补充说明,大家才知道总司令居然悄咪咪的酝酿了一个大招。
现在的问题是,大招还没有憋出来,可能就被日本人发现了。
4月8日,潜艇讯息报告,舰队被迫转向。
4月9日,潜艇讯息报告,舰队再次转向。
4月10日,搜索到大量的讯号,同时被情报部门证实,赤城号上的电报员在频繁的发报。
虽然无法破解对手的无线电报,但至少可以判断不同舰体通讯线的某些习惯,从而判断出地方主力舰队可能出现的方位。
而这一信号就出现在了北太平洋海域。
历史上套路,AF淡水计划。
其实是有待讨论,是不是真的存在。
但是夏威夷情报部门,是确切的掌握了日军主力舰的发报习惯。
同样,日本人的反侦察技术也是类似。
对于C6前的几条主力航母,都能判断出对方大概的活动范围。
而美军的反应对思路很简单,频繁的更换航母的编队位置。
比如战争后期,一会TF38,一会儿TF58。
不是故意弄乱的,而是有意为之,使得日本人摸不着命脉。
这是尼米兹从军多年,在舰船科技发展,和工程技术上得出来的灵感。
相对而言,日军就死板了。
每个航空战队基本上挂钩哪几条航母都是固定死了的那种。
半个小时后,尼米兹结合情报部门的汇总信息,参考了参谋团的意见,作出了决断。
“命令突袭舰队返航。”
哈尔西在得到夏威夷来电后,当即命令舰队转向。
其实空袭日本,本身就是一场政治作秀,不应该拿着庞大的舰队去赌。
美军这会家当可并不多。
这个决策不仅仅麦跑跑反对,其实海军高层也反对。
但是总统执意要执行。
尽管哈尔西已经努力的规避了,在4月12日中午,初次交锋还是打响了。
通讯员:“大黄蜂号侦察机报告,在舰队南方,击落一架日军侦察机。”
哈尔西大惊:“这不可能!你是说,日本的航母舰队,就在我们的正南方吗?”
与此同时,大黄蜂号上的地勤人员正在紧急作业。
一架接着一架改装的B25轰炸机被推入大海之中。
杜立特中校那叫一个郁闷。
辛辛苦苦的训练了两个多月,就这样作废了。
机库内,所有战斗机被加满了子弹,准备做最后的防御战。
最要命的是,长时间的隐蔽前进,导致他们舰队的燃油并不是很多了。
补给船几次因为规避日军侦查,错过了很多的加油机会。
总之困难重重。
因为在南方发现了日军的侦察机,哈尔西命令舰队往东走,以避开日军的航母编队。
同时向夏威夷汇报了这个情况,请求增援。
...
日本人那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飞机搜索是很费时费力的。
虽然有沿途侦察报告汇总,但两次扑空。
好不容易又一次精准定位,结果被暴风雨干扰了。
这会机动舰队的燃油也所剩无几,只能在海上加油补给。
如果说南云是航空站指挥能力差了点,但他指挥大舰队的实力是一流的。
近藤对比就差了太多了。
首先他不怎么熟悉这支庞大的机动舰队的各军舰燃油储备和消耗情况。
尤其是他下属的第一航战,不知道这两条改装的航母是耗油大户吗?
(对比弗莱彻,就知道给老式的萨拉托加号航母频繁的加油,另外给驱逐舰也会频繁加油,以维持舰队战斗力。)
这就导致经常下命令的时候,只能按自己理解的盲目下达搜索指令。
其次,他其实也算是航空派,只指挥过第3航战的航母,还是岛屿支援作战。
这和在大海上编队,战术规划,索敌等等完全不一样。
总之现在问题特别多。
草鹿回答:“司令官阁下,不用担心。目前虽然一航战无法出战,但凭借2航战和5航战的实力,也可以吃掉美国人。”
某个电报员急匆匆的跑来:“报告,第5航空机动舰队发来电报,他们的一架侦察机被美国人击落。”
草鹿急忙问道:“坐标在哪?”
很快,他拿出航海图,对比了起来。
“哟西,找到他们了。司令官,基本可以确信,这里就是美国人的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王扒皮的战争游戏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王扒皮的战争游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