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二号总裁助理-星辰
这份文档摆在驰山面前,他忽然意识到或许老板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现在刚拿出来而已。
驰山放下电话找到林涛发过来研究所大校的联系方式。
在与对方确定了载荷初步接收方案,他忍不住赶紧打开林涛发过来的文档。
‘蛟龙号的运力足以满足三颗测控卫星一次性部署运力需要。
考虑到同一轨道上需要部署三颗卫星,火箭二级需要进行多次变轨操作,需要对蛟龙号二级点火方案进行重新规划。
从首次到达目标轨道开始,火箭二级发动机需要进行多次点火熄火操作,这样才能将三颗卫星分别部署对应的轨道角度...’
驰山脸色严肃看着眼前的文档,这份文档内所涉及的轨道计算相当复杂,过了十几分钟,文档翻到最后一页。
驰山的观后感只有沉默,老板再一次向他展示了深厚的技术底蕴。
不声不响,载荷发射最重要的轨道计算数据就已经完成,而他们这些人要做的只是执行。
将文档中涉及的二级载荷分离机构模型调了出来,现下除了要尽快经卫星运输过来,最重要的就是重新制造新的卫星堆叠结构框架,用来搭载三颗卫星。
两天后,星辰空间蛟龙号首飞测试任务相关的信息变更,里面载荷一栏变更为了三颗天基测控卫星。
蛟龙号首飞测试可能是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全球范围关注度最高的一次航天活动。
国内航天人在分析载荷信息变化背后代表着什么,而国外其他航天机构也在分析载荷变化的原因。
角度和掌握信息不同,分析的结果自然也不同,可是有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可的。
那就是既然星辰空间敢于将替代载荷变更为正式任务载荷,而且还是一次性三颗高价值地球静止轨道测控卫星,这说明星辰空间对于首飞测试信心十足。
过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状况,从没有一家航天企业敢于在火箭首次飞行测试就装载如此高价值的卫星载荷。
最令其他航天人感到惊讶的是,载荷还是三颗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
一般航天机构火箭首飞测试时最多会装载一些近地轨道低价值卫星,星辰空间明显异于常人,不走寻常路。
蛟龙号每一天都会出现在全球航天爱好者的讨论里,甚至有人已经为6月的首飞测试开了盘口。
蛟龙号首飞测试的压力,感受更多的还是航天企业和机构。
东秘从几十年前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开始,迅速发展追赶航天活动第一队列玩家。
现在更是出了星辰空间这样一家具备超越性技术的企业,这让其他航天玩家压力巨大。
space X公司大量技术人员就在一直研究星辰空间蛟龙号的数据。
现在看到蛟龙号载荷信息变更,他们的压力更大了。
作为公司老总,马斯克本人的压力更大。
space X作为本土最有发展潜力的航天企业,以前可是国际上航天活动的领头羊企业,可现在另外一个黑马却就要冲到他之前,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事情。
看到星辰空间公司一天一个样的变化,马斯克知道自己不能再保持沉默。
压力来临,他的公司自然要有声音发出来。
在公司内部的技术会上,马斯克直接下达了猎鹰9号再次尝试回收的决定,并且对于这一次的发射任务,他给了技术团队巨大的压力。
自上而下,space X公司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猎鹰9号下一次任务是国际空间站的一次物资补给任务,这一次使用的飞船是货运龙7。
space X之前的计划是在12月的一次发射任务中尝试进行火箭一级回收。
现在面临气势汹汹的星辰空间蛟龙号的挑战,原来稳坐在航天领域最具探索性企业交椅上的space X再难保持平静。
实际上在过去一段时间,space X已经加快了项目进度,过往发射数据整理,再加上之前的回收失败案例分析,整个团队对于12月进行火箭一级回收信心还是有的。
可是当马斯克决定将尝试回收的时间往前提了6个月后,整个技术团队肩膀上的压力一下子就重了。
可是在场却没有人针对马斯克的提议提出反对意见,作为曾经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一批航天技术专家,他们心中也憋着一股气。
这股气来自于星辰空间的挑战,要让一批曾经骄傲的技术人员认输,这是他们这些行业精英难以接受的屈辱。
马斯克下达了回收尝试的指令后,会议室所有人冲劲十足,这一次他们要向外界展示space X过往的成就和技术积累。
这一次他们要向外界证明,星辰空间即使很优秀,可世人同样不要忘记另一家优秀的公司依然在航天领域不停探索,那就是space X。
4月40日,space X官方公布了关于6月要进行的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货运龙7飞船发射任务的变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国科技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大国科技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