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把采到的野韭菜混着煎鸭蛋一起炒,弄得整个船上香得不得了,招来一群小吃货。
晚上坐在船头休息时,老太太一边做口罩,一边跟李妈妈唠嗑儿,“你说这人呐,就是欠折腾吧!之前迁徙时,我就满心不愿。咱们这内陆的人,住了一辈子房子,要在船上过日子可怎么过哟!”
“你看,怎么过,这不知不觉也过上了。好像也没自己想的那么可怕!”
李妈妈本就是船上长大的海边姑娘,笑道,“琴姐,是你乐观积极啊!瞧你们家可兰,朵宝。卫大哥找到你们母女,才真是幸运呢!”
对李家人来说,能跟卫家做知交,更是此生的幸运中的幸运。
有夏可兰护着船队,下水都不用担心一公里内有鲨鱼。
待蓉城大船走后,福城船队在服务区又多停了两日,才出发。
开始进入高原环境后,温差变大,船队晚上的休息时间却缩减了。
因为如果停船时间太长,水面结冰,大船还好,小船就会被冻在冰上,动弹不得。这样反而增加了出行的速度,还需要巡逻队帮忙破冰救船。
不过这里的好处就是,鲨鱼变少了。
低温影响下,海水减少,淡水增多,某日一早,卫建国早起给大家做饭,看到了成群的胖头鱼从船下经过,蔚为壮观,毕生难忘。
老人家激动得连忙去翻自己的老人机,把这一奇特的美景拍了下来。
“我的乖乖,这鱼怎么长得这么大,这么肥啊!”
粗粗一看,每一条都有成年人的大腿长,足有二三十斤。
海水清澈无比,成群的鱼儿从水下经过时,鱼鳞在晨曦下映着光,乍一看去,银光迢迢,宛如银河,距离远了,光与水波折射下泛出五彩,当真是大自然的奇瑰美景,美不胜收。
这鱼都不用钩,放个网下去,就能轻松兜来一条。
早上众人起来,都吃上了鲜鱼粥。
没刺儿,肉质比海鱼鲜嫩得多,鱼大少刺,真是人间享受。
除了胖头鱼,很快人们发现了更多的鱼种,像盛产鱼子酱的鱼,还有以前商店里点杀时超贵的鳜鱼,都轻轻松松能捞一大条,吃得人撑。
淡水鱼吃了清热解毒,不像海鱼那么容易上火。这一场盛宴,就像安抚人们之前受的毒虫灾,吃的苦似的。
卫冲吃着烤鱼,笑说,“难怪之前网上总有人说,人类才是这个星球最大的病毒。啪,打个响指儿少一半,食物都不用自己去辛苦栽种养殖,手一捞就有了。”
这话又被卫建国拍了。
这样的舒服日子没过多久,进入了高磁区,即是曾经的无人区后,绿意退去,被一片烟黄代替,山峦不再,只有远处的红褐黄秃山宛如被巨刃切割下的泥土堆子,两岸平坦如镜,远远望去不见草木,只有偶时看着人类船队嗷叫两声的高原狼。
再往后走时,草原狼都没有了。
白天太阳出来时,荒脊之上反射出一片亮晶晶。
有人好奇那是什么东西?
随行的地质员说,“那是高原特殊的矿石,以前都是沉海里的,现在升起来后露出了地面。”
有人不明究理,有些担忧,“以前在海里,那要这片陆地真消失了,又会沉进水里了?”
地质员苦笑,“这个,谁也说不准啊!”
其实每天公共频道里的AI气象播报也没停,也依然有陆地消失的播报。
人们也渐渐习惯了,早晚都是一个死,现在担忧也没用了,就是活一天赚一天了。
然而,船长和指挥官们看着水势,开始严重发愁。
走了一个月,就进入了高原的枯水期,但他们还有三分之一的路要走啊!
大船底子时不时就擦到水底的大石头,一天前就开始出现破损,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抢修,还牺牲了两个技术员。
众人愁上眉头,望着渐渐临近的那座灰扑扑的高山,只有翻过那座山,他们的行程才算真的结束。
望山跑死马,现在要搁浅在此,那就麻烦了。这片平原可不安全,白天走着烫脚,晚上走着冻死人。石沙之下还有毒虫,不小心碰到几分钟就领饭盒了。
失去现代文明科技的保护,人类进入原始的大自然环境,脆弱得不堪一击。
临近十一月,也正是高原的枯水期了。
哐擦一声,下方又撞到了石头。
这高原的石头不像低海拔区的石头是被水流打磨得圆了,高原水下的石头大且质硬,撞上之后船底就一个凹坑,多来几下,磨损严重,危害极大。
为了增加造船数量,在质量上就欠了一些。这会儿眼看着带头的大船又出现了严重的漏水故障,不得不停下来修理,那又是一场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与此同时,大船前方不远处,还停着几艘小船,看样子不是福城的。
停船时,巡逻队的人便前往询问查看。
后面的小船在这时倒突显了优势,依然可以正常行驶,夏可兰等人继续跟着拖船走,看到了泊在一旁的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灾囤货:我靠神树盘活一座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灾囤货:我靠神树盘活一座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