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郎君

叶苑风

首页 >> 唐朝好郎君 >> 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贞观小闲王 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废物皇子:到了封地就不苟了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我的游戏通大明 
唐朝好郎君 叶苑风 - 唐朝好郎君全文阅读 - 唐朝好郎君txt下载 - 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域的葡萄夜光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张义潮的哥哥张议潭,手捧河西十一州的图籍入唐,并留京为质,正式宣告失落吐蕃八十余年的河陇地区,重归唐属。

但在河西走廊东端的重镇凉州,却一直牢牢控制在吐蕃将领的手中,导致归义军与唐朝的使臣,不得不北绕回鹘道,穿越大漠荒原往来。

为了拔除河西走廊这颗最后的钉子,张议潮和他麾下的将士整整努力了13年。

861年(咸通二年)三月,“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奏。自将蕃汉兵七千,克复凉州。”——《资治通鉴》

但从凉州败退而出的吐蕃守军并不甘心失败,两军旋即在河西大地上展开连番血战。直到归义军将蕃军围困于今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附近时,“(归义军)列乌云之阵,四面急攻,不过五十里之间,杀戮横尸遍野”,才将其全歼。

至此,河陇地区成建制的吐蕃军队彻底灭亡,断绝近百年的河西走廊重新贯通。

归义军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唐朝边境接壤交合。

但就是这次相当短暂的领土接壤,对双方都产生了严重而微妙的心理影响。

一、重镇凉州的纠结。

归义军收复凉州(武威)后,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情况。

新旧唐书和通鉴中,都记载唐庭于咸通四年(863年)复置凉州节度,统领凉、洮、西、都、河、临六州,治所在凉州。

但派何人担任凉州节度,这些史料中却是全无记载。

有的文章提及此节,皆云张议潮兼任了凉州节度使,我不知道出去何来。

我只查到“(唐庭)派郓州天平军二千五百名戍卒凉州。”

注意这是唐庭唯一派向河西的驻军。

在敦煌文献中,有抄本《观世音经》提到:“天平军凉州第五般防戍右厢厢兵马使梁矩,缘身戍深蕃,发愿写此经。”

这部《观世音经》为天平军士卒手写经文,故可认为“郓州天平军调迁卫戍凉州”此事属实。

再有一点,如果张议潮真的兼领凉州节度,那么在其原有的节制十一州政事的基础上,再加上凉州及下辖的州郡,应为辖十四州事。

这与《李氏再修功德记》及其他文件中称其“十一州节度使”的说法不符。

而且也与张议潮死后,曹义金续领归义军的“十一州节度曹大王”之类的称呼向左。

可见凉州光复后,唐庭并没有将凉州划入归义军的辖区范围。

按说像是《李氏再修功德记》这种后人歌功颂德的碑铭,几乎都是褒奖有加的语言,恨不得功绩越高越好,官职越大越好,从来没见过哪个往谦虚里写的。

另外,《李氏再修功德记》立于894年(唐乾宁一年),距张议潮去世的时间(公元872年8月)并不长,不应发生如此严重的错漏。

壁画中的张议潮

敦煌文书中,还有一篇张议潮给唐庭的上奏,也能佐证这一观点。

“张议潮奏:咸通二年收凉州,今不知却废,又杂蕃浑。近传温末隔勒往来,累询北人,皆云不谬。”

这篇进表上说:“咸通二年收复凉州,现在不知道凉州的情况了。近来传言,温末部落隔断了河西走廊的来往,我几次找人询问,都说传言是真的。”

我们不知道这篇进表书写的年代,但确定在咸通二年之后无疑。

如果张议潮领了凉州节度,你治下的州郡被温末部落隔断,你却给朝廷上奏说:“凉州的事儿,我都不知道是啥情况!”

这恐怕,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对于唐朝在凉州驻军之事,按照我一贯的阴暗心理来分析,我感觉这隐隐表现出唐庭对归义军的戒备。

当然了,名义上整个河陇地区都是唐朝领土,调动官军卫戍州郡自然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到唐朝没有对河西其他州郡派出一兵一卒,而单单驻军卫戍凉州,却颇有些耐人寻味。

这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入口的凉州确实位置重要,谁控制了凉州便有机会东犯关中,唐朝确实也不敢大意。

不过唐庭控制了凉州也就意味着,唐军随时可以窥视河西其他州郡,这就是凉州的重要意义。

如此重要的战略节点,唐朝派军驻守也算无可厚非,但要守你就好好守,结果还没守住。

不久便被温末势力夺去,成了凉州吐蕃的势力范围,这就有点对不住张议潮的辛苦经营了。

归义军控制区的极大值

二、入京为质的权衡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第二次派遣使者,入长安献上十一州图籍的时候,谁是这队使者的头领?

是他的哥哥张议潭,你觉得这是张议潮信任他的哥哥吗?

不是!这是在给唐庭送去人质。

唐朝当然心照不宣,给了张议潭高官厚禄,但把他留置长安。

说好听点是考虑河西生活艰苦,为国家奋斗多年,还是赐宅长安享享清福吧!

说的不好听就是,张议潮身在边境,威望甚高,账下用兵数万,坐拥数座州郡,不在皇帝身边留下点亲人,谁信得着你呀!

当年安禄山起兵之时,他哥哥不就在长安为质,最后死于玄宗刀下吗?

“留质长安”是唐朝控制藩镇的惯例,不过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惯例是不会写入史书的,好在张议潮识大体,宣宗一看张议潮如此上道,也就顺水推舟。

在心照不宣之下,“君臣和睦、相交甚欢”!

三、碎裂的河西走廊

在河西走廊东段的甘、凉二州,还有些破碎的史料是很耐人寻味的。

《资治通鉴》记载:“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温末始入贡,温末者,吐蕃之奴号也。”

此时的温末,既然已和唐朝正式建立了朝贡关系,说明温末已经脱离一个原始族群的社会结构,正式步入了小邦国或大部落的时代,否则唐朝是不会和它建立朝贡关系的。

生活在凉州附近的温末部落,何时夺取并占据了凉州,史书没有记载。

不过通过张议潮的上奏朝廷的奏文来看,温末部落隔断河西走廊也就只能是在凉州了。

喜欢唐朝好郎君请大家收藏:(m.20xs.org)唐朝好郎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乡村大凶器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青云官路:从小职员到封疆大吏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重生:权势巅峰 烟雨楼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天兽鼎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彪悍军嫂,一手烂牌打上人生巅峰 四合院,别惹我 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 大婚当天,假千金改嫁世界首富了 退下,让朕来 重生大时代之王 宋檀记事 长门好细腰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贞观小闲王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红楼群芳谱 红楼之挽天倾 1627崛起南海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我夺舍了隋炀帝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带着基地回大唐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箱子里的大明 大唐:小兕子的超时空幼儿园 武则天之无敌风流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最近更新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越大宋娶公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镇国世子爷 动荡的大元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唐小医师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沉默的战神 家父是康熙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唐朝好郎君 叶苑风 - 唐朝好郎君txt下载 - 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 - 唐朝好郎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