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首页 >> 汉第三帝国 >> 汉第三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贞观小闲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废物皇子:到了封地就不苟了 世子很凶 红楼群芳谱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 汉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汉第三帝国txt下载 - 汉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7章 王之诏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曜安排好了蔡邕与王允之后,对钟繇与田丰也进行了召见。

他对于钟繇的重视,就像曹『操』、袁绍一样,是作为台相来培养的。

所以简单与其聊了几句之后,便任命其为豫章郡治下的一个代理县令,让他去配合王允推行授田政策。

而田丰的话,刘曜是让其进入了军方系统,成为一名营一级的代理长史。

以上蔡邕是直接兼任国史侍郎,是正职。

王允就任的豫章郡郡守也是正职,钟繇的县令和田丰的长史都是代理。

刘曜之所以如此安排,并非是轻视寒门出身的田丰,或者对钟繇有偏见。

而是他必须坚守一直以来自己定下的规矩,所有原先是白身,或者没有担任过同级别官职的人,一上来只能从副职开始干,任期内政绩良好,方可转为正职,否则只能说拜拜。

钟繇与田丰虽是代理县令、代理长史,但他们上面却没有正职县令与长史。

其实等于是有代理的名,却掌握着正职的实权。

去年刘曜举兵,委任众将领,也皆是副职。

等他称王之后,原先众人的副职大都转为正职,而且是官方承认带有合法『性』的职务!

刘曜举兵之初,只是打着义旗,属于地方势力,没有正统的合法『性』。

等他与刘宠、刘虞签订停战协议之后,三人之间互相承认对方的王爵,便等于三人的王国皆是有合法『性』的王国。

后来他用创立帝国时报,将停战协议传遍天下,便是由此告诉天下人,三个王国朝廷是合法的。

蔡邕、王允等人的官职任命,可不是凭刘曜一句话就完事,还需要走一个任命的流程。

两汉时期,皇帝下的命令叫“制诏”,并不叫圣旨,也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话。

制诏属于正式的命令,属于制度、规矩、规定、要求。

当时诸侯王与官府发布的命令,都称为“令”。

至于“谕”,则是相当于“告诉”的意思,比如晓谕群臣,就是告诉群臣的意思。

东汉文献《独断》记载:“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

当然了,两汉皇帝的命令,细分下来的话,其实共有四种。

一是策书,一般用于封授诸侯王、三公

二是戒书,也叫戒敕,通常用于告诫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以上两者,皆用于特定场合。

三是制书,四是诏书。

制书一般以“制诏某官”起首,后面紧跟皇帝的命令之辞。

而且,制书还分为两类。

一类是面向全国发布的,另一类是下达给特定的官僚机构。

面向全国发布的制书,一般以“制诏御史”或“制诏丞相御史”为起首,其功能是立法、布政、宣布高官贵族的任免和封除。

至于下达给特定官僚机构的制书,则通常以“制诏某具体命令的职官”为起首。

诏书主要由臣民章奏、“制曰”、皇帝批复这三者复合构成。

相较于诏书,制书更能体现皇帝“令由君出”、“言出法随”的威严,所以两汉皇帝更喜欢用制书。

制、诏广泛应用与日常行政之中,所以皇帝的命令通常叫“制诏”便是出自这个原因。

刘曜不是皇帝,他下的命令还不能叫“制诏”,冠冕堂皇一点最多叫“王之诏令”或“王之命令”,按照两汉的礼制应该叫“令”。

称王之后,他虽然颁布过不少“王之诏令”,但每一个王令都是经过一套标准的程序之后,才能下发的。

首先,挂在光禄寺框架下的通政署少卿,需要依照刘曜的意思,起草一份文书。

若是发布诏令、册封之类,则加盖楚王行玺。

若是征召大臣、调兵遣将,则加盖楚王信玺。

若是策拜外藩、祭祀天地鬼神,则加盖楚王宝玺。这一条其实是天子行玺的功能,刘曜还不是天子,只好刻一个楚王宝玺。

通政少卿起草好文书,刘曜盖好王玺之后,下一步是由通政少卿安排通政使,将此文书送去相台。

相台轮值的台相需要检查此文书之中是否有错字或漏洞,若有需要立即上报刘曜,若没有则加盖“相台首相印”,然后将此文书交还给通政使。

接下来,通政使需要拿着此文书,去找御史台。

御史台轮值的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御史丞必须检查此文书之内容,是否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若有需要立即上报刘曜,若没有则加盖“公法天下印”。

到了这一步,加盖了楚王印玺、相台首相印、公法天下印的文书,才能变成具有法律效益的王令!

然后,通政使需要将此王令转交给专门负责颁布王令的礼部礼官,礼官收到王令后,还要抄录一份留作存档。

若是王令内容明确说了需要立即执行,那礼官就必须去找相关部门或涉及到的人,直接宣读王令,执行王令。

若是王令行文之中写有日期,通常情况下是下一次朝议或大朝会的日期,那么该礼官就需要将王令收好,在下一个朝议之时,按照刘曜的示意进行宣读。

这种加盖了三个印章的王令,由于非常正式和隆重,故而刘曜下面的官员口语习惯称之为“大王诏书”。

“大王诏书”目前并不常见,从刘曜称王到现在,也就颁布那么十几份而已,都是非常大的政策。

例如生产队与合作社、编户齐民授田、太学分院建立等制度的执行与推广。

其诏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刘曜和众臣工商议过的东西,加盖了王玺之后,再加盖相台与御史台的印章,看似属于走一个流程。

其实是刘曜借此机会,增加相台与御史台执掌的“印”的威信。

按他的计划,未来称帝之后,在天下士人数量突破五十万,占到全国人口百分之一的时候,正式的皇帝圣旨,还需要加盖谏议台的“代国民言印”才有合法『性』!

除此之外,更多的王令,都是刘曜先与众臣工商议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命通政署少卿程昱起草,然后加盖他的王玺,逢朝议之时直接让程昱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宣读,命令各部门配合执行。

类似这种王令,刘曜下面的官员口语习惯称之为“大王令”。

比如对于蔡邕、王允、钟繇、田丰四人的任命,便是常见的大王令。

喜欢汉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第三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乳娘的诱惑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烟雨楼 天兽鼎 风水之王 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 权臣闲妻 长夜谍影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乡村滥 灵境行者 系统签到开局无敌修为 大婚当天,假千金改嫁世界首富了 宦海红颜香 抗日之铁血八路 长生:从乞丐开始 开局饰演加钱哥,明星女友刘思诗 贞观小闲王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唐人的餐桌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红楼群芳谱 我夺舍了隋炀帝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重生南美做国王 大唐:李二,还钱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朕,木匠皇帝?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 红楼骄子 箱子里的大明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红楼琏二爷 隋唐:开局卖身萧皇后 
最近更新立渊传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如何拯救德意志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 汉第三帝国txt下载 - 汉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汉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