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龙符以道家五行符箓为基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每一笔勾勒都隐含对大道的感悟。
那么有人说了,猎龙人不学无术,也能对大道有感悟?
答案自然是没有的。
不过,虽然没有,可猎龙人融合的龙珠自带五行属性,以龙珠为笔,伏龙法为墨,依样画葫芦就能画出他们想要的破龙符来。
这么一看是不是很简单?
其实不然。
简单与否要看人。
不同的人对待相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其中,越是聪明的人,想的就越多。
前面说过,破龙符起源于五行符箓,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对大道的感悟,道门的人上体天心,修行入门后自然没什么难度可言,可对其他人来说,这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就比如,佛门至今也只研究出来个“卍”字符,美其名曰符,其实还是佛法烙印的力量,和符本身没关系。
儒门也有人研究这个的,楹联就是他们交出来的答卷,但这玩意……最后不是变成年结时张贴在门前屋后的喜庆玩意儿了么,没什么稀奇的,更谈不上厉害。
唯有猎龙人,依仗龙珠的力量强行绘制出破龙符,虽说这玩意和道门的比起来还是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只要能拿来对付龙兽,且威力不俗,那就足够了。
那么猎龙人是如何超越儒门和佛门的人,硬生生完成这个目标的呢?
龙珠?
伏龙法?
这固然是有的。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猎龙人的“不学无术”。
因为不懂,所以不去深究,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脑袋里半点理解都没有,全凭龙珠和伏龙法施为,心中不纠结。
这就好比一小儿开枪。
他懂枪吗?
显然是不懂的。
但他力气够大,想法简单,能扣动扳机,且扣的干脆。
陆锦年是个例外,他读过书,喜欢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
就好比一座山从天上掉下来,普通百姓第一反应就是逃命,而陆锦年却在想:天上为什么会出现一座山……
破龙符的绘制本身不存在难点,记住了,画准了,符自成。
这是个经验活儿,跟天赋什么的不搭边儿,但也不能说完全不搭边儿,毕竟是道门演变过来的高深的东西。
陆锦年画符的时候就会不经意的思考这些东西,比如这一笔为什么要这样话,这样话凭什么就能引动天地之势。
就像一个超级老手在解迷宫,他在意的不是过程和结果,而是反推出迷宫的整体结构和精心布局。
就是这么操蛋。
同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陆锦年仿佛看透了一切,明白了一切,然后将理解出来的东西落于纸面,自然就没什么用了。
为什么?
如画风景写在纸上,你能领略多少风光?
巍峨高山写在纸上,你能感悟多少壮丽?
朗朗上口的诗篇翻译成白话文,还有几分味道?
而这,就是陆锦年的问题所在!
他解读了很多,固然深入,可表达不到位,把原有的意境全破坏了,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无法成行,自然就画不成破龙符。
只是陆锦年还没意识到这些,他只以为是自己领悟的还不够,又或者自己在符法上的天资是有限的,不如陈康、苏绣锦二人。
这么一想,对陆锦年来说倒是件好事,因为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对“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心中滋生出来的些许骄傲也被打散了。
人有傲气不是坏事,但变成骄傲就不那么妥了。
他决定从头开始,虚心学习。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陆锦年白天和众人一起巡街,晚上回来就研究道门经典,加深自己对符法的理解,以便能尽快绘制出破龙符。
当然了,这些道门经典都是当初龙殿为了研究出破龙符,花大价钱从道门买来的,虽说用完之后成了废物,但毕竟是龙殿的财富,陆锦年借阅也是要支付费用的。
陈康等人就十分不理解陆锦年的想法,他们觉得,要是换成自己学不会破龙符,大不了不学就是。
龙殿五艺堂绝学那么多,也不是非破龙符不可,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只有刀哥对陆锦年的勤奋好学予以了肯定,但这俩,一个冷,一个痴,在陈康三人眼中都是怪人。
……
时至六月,芒种。
气温上升,雨水不断,让本就灾祸不断的大名雪上加霜。
除却洪水和龙患带来的灾难,瘟疫也在这个时期肆虐了起来。
据各地传回的邸报,许多地方的百姓,不是死于洪水,就是死于洪水带来的瘟疫,龙患造成的死伤相对来说反而小了。
这才半年不到,大名就遭遇了接连的祸事,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焦头烂额,然后就有心怀不轨之人,以此为由,大肆批判大名皇帝不贤德,引来天公震怒,以至灾祸不断。
这本是无稽之谈,百姓富足时自不会信,可而今灾祸不断,民间疾苦,这些荒谬的言论就仿佛为许许多多受难的人们树立了一种信念——只要扳倒皇帝,推举贤能,平息天公怒火,大名的灾祸才能停止,他们才能重新过上好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名之猎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名之猎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