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不够强大,殖民星球不够多,一不小心就整个文明会被一波灭绝。
为了低调一些,李清没有特意指挥,就是下令舰队按照会战固定套路作战,正面平A过去。
但在他那强得离谱的BUFF加成下,明明舰队规模只有对手一半,但在双方舰队全面交战后却是迅速的占据了上风。
不论费奥诺奥联军还是艾达指导者联军绝大部分都是由附庸组成,太空战机都是第五代,科技水准一样,但双方指挥官的技能加成相差太大了,导至双方机群交战不足半个小时,就能明显看出占损比极为夸张。
一艘人类文明五代深空幽灵战斗机以超快的速度追上前方一艘不知道哪个文明的深空战机,下一秒从左边扑来四艘敌方战机准备拦截。
但他的速度太快了,1000%速度加成下几乎是一闪就越过,与其中一架深空战机交错的瞬间两道激光飞出,一团火球当场炸开。
天赋加基础海军指挥技能有高达400%+的额外伤害加成,而敌人受维度扭曲光环影响舰体装甲与护盾全面减少30%,一增一减,基本上都是秒杀。
敌人指挥官虽然也强,最少是金名指挥官,但加成方面并没有对基础属性的加成。
等到进入双方的旗舰与超旗的作战射程时,双方巡洋舰与驱逐舰以及护卫舰早已经组成一个个战斗单位靠近。
也就是所谓的炮灰团。
战列舰群同样分成一个个作战单位,一般来说约莫十万艘左右战列舰组成一个作战单位,负责一个方向的集火作战。
或者是与对面的战列集群对轰。
或者专门支援炮灰团。
或者专门用来集火对面的旗舰。
当然,敌人也有这样的战列集群,也负责同样的工作。
所以像这种会战,如果没有神裁之光清场的话,双方的战术其实相差不大,指挥官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个BUFF工具人,具体细微指挥其实由集团军的参谋部来指挥,很少会由总指挥来指挥小规模的战术。
除非总指挥有这个兴趣。
或者是机械与蜂群文明。
前者总指挥是机器人,作战电脑能将如此庞大的会战战场都容纳下来并完成精细指挥。
后者是蜂巢生物,主意识能控制整个战场所有子体,也能完成机器人一样的精细指挥。
这就是机器人与蜂巢生物的优势之一,在精细战术指挥方面其他文明拍马也比不上。
而正常文明在战场上能与这些机器人抗衡,主要在于BUFF加成。
机器人与蜂巢文明的指挥官是没有所谓天赋加成,他们只是主宰的分支子体,只有主宰才有一个作用全国的强大BUFF,子体只有基础指挥技能,没有各种天赋。
如此规模的会战,在外人看来除了壮观就是史诗。
但对参战者来说除了惨烈就是残酷,而且一点也不美好。
战场规模太大,一个战术指挥从下达命令到具体实现在战场上可能要经历几个小时,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精妙的指挥。
更多的时候根本不用战术,就是正面对轰对耗。
除了残酷,就是惨烈。
经历过一场超大规模会战还能活下来的指挥官,基本上都不会想再次经历。
一天下来,李清基本上什么也没做,就站在战星指挥大厅中央看着眼前巨大光幕上那疯狂跳动的数字。
这疯狂跳动的每个数字的背后,都代表着战舰或太空战机的损失。
跳得有多快,战损就有多快。
跳得有多凶,死伤就有多凶。
而这样的经历,他要一直经历下去。
这种恐怖伤亡的战争绝不止是一天两天的事,这还只是开胃菜。
第二天,或者说24小时没有间断的惨烈消耗战一直在持续。
两天...
三天...
一周...
直到第十四天的时候,李清统帅的第七集团军战损近半,特别是受他指挥的那几个文明的舰队基本上被他调上前线死了个七七八八,人类文明的舰队大约保存了三分之二左右。
但如果战事继续下去,这三分之二也保存不了。
没办法,会战战场就是个超级绞肉机,谁也逃不了。
这种规模的会战,想要分胜负只能用这种原始的绞肉战术,大量消耗双方实力,看谁先扛不住。
传说中那些名将的各种运筹帷幄到最后还是要正面打一架,当规模与实力达到一定地步,各种计谋基本上都失去作用了。
体量太大了,各种偷袭埋伏都伤不了根本。
近半个月下来,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战争还在继续,且规模越来越大。
早在双方会战一开始,就开始从各地调集舰队来支援,一支支舰队汇聚,在如此战损的情况下,双方舰队规模反而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费奥诺奥至高皇帝正式下达命令,集结了五支主力舰队。
这五支主力舰队分别由费奥诺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集团军为主力组成,合编为五支联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际战争领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际战争领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