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援军的到达,使得陇右各郡纷纷反复,比投降之时更快,更彻底。
诸葛亮虽然同意了众人的意见,但是并没有马上撤退。
他先是和魏军大战了一场,双方不分胜负。
随后在西城设伏,趁郭淮再次偷袭西城的时候,将来袭的魏军伏杀大半。
至此,魏军再也不敢随意逼的太紧,双方陷入短暂的对峙状态。
这几天时间,还是没有得到赵统、王平等人的消息,而魏军援兵越来越多。
诸葛亮只能无奈的下令,迁西城等地的百姓南下,然后大军缓缓退入汉中。
关中这边,赵云收到诸葛亮的命令后,也是第一时间就撤军。
赵云因为兵少只有五千人,在退入箕谷后,被魏军战败,只能烧毁栈道阻挡魏军的追击。
这次北伐,军队方面,一共出兵十二万,回来不过七万余人。
大将方面,赵统,王平,高翔等将失踪,邓铜,白寿等将被杀,算得上是惨败了。
蜀中在编人口也不过90万余人,这一下子损失了半成以上,还都是青壮年,已经伤筋动骨。
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朝野上下喧哗,蜀中震动。
刘禅第一时间派蒋琬等人到汉中慰问诸葛亮,同时询问善后事宜处理。
面对皇帝的询问,诸葛亮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自请贬三级后为右将军,以督厥咎。
刘禅只能答应,让其以右将军身份,代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同时被贬职的还有赵云,魏延等一票大将,其中赵云被贬三级为镇军将军,魏延去镇北将军,被贬两级,任平西将军。
一切都处理完了以后,因为赵统、赵广失踪,赵云欲独身北上打探消息。
被李恢等人晓以大义,动之以情,还以关兴从荆州逃命的事举例。
让他不要赵统回来了,他自己又陷入敌营。
就连刘禅都亲自派人亲自劝说,就差给赵统加追封了。
变化是在一个多月以后,有白马义从回到汉中,找到诸葛亮和赵云,将赵统的事情汇报了。
一同送达的还有两首赵统的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没错,赵统就是想用这两首诗,告诉所有人,他们坚决战斗的信心,绝对不会投降敌人。
怎么说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咱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咱文武双全。
这下子蜀中沸腾起来了,这种格式的边塞诗谁见过呀,简直是霸气绝伦。
和曹操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不同,赵统这个是朝气蓬勃,?雄浑豪放,将一个武将的梦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各位做文章的大臣,纷纷猜测赵统应该受其父影响,文学已经自成一格,将来若是不陨落的话,又是一大文学家。
有些人甚至开始打听起赵统的过往和师承起来,以前有过哪些文章。
除了蜀中的文人激动,那武将也是一个个兴奋起来。
什么建安七子,什么曹子建之才,占天下八斗,简直笑话。
这种诗词才是真的忧国忧民,真正的好诗,咱粗汉子们一听就懂,听完浑身都有劲。
在震惊的同时,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大汉没有败的那么惨,赵统那里还有小两万人呢,各将也是一个个活的好好的。
不过让众人好奇的是,赵统是怎么摆脱魏军的追击的,又怎么跑到陇西大山里去的。
不过现在肯定是回不来的了,双方中间除了隔着魏国,那就是西边的群山峻岭了。
离蜀中最近的地方,应该是汶山郡了。
可是他们中间除了原始森林就是雪山,乌烟瘴气,大象犀牛横行,如果要硬穿的话,绝对是九死一生。
诸葛亮和群臣商议了一下,考虑到实际情况,决定让他们先就地发展,存活下来。
并且以街亭之功,保举赵统为冠军将军,护羌校尉。
赵广为平虏中郎将,夏侯威为振武将军,王平为威虏将军,张嶷为破虏将军,高翔为讨逆将军。
冠军将军,三品杂号将军,可以建牙开府,组建自己的班底,真正的跨入了大将殿堂。
护羌校尉,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管理羌人而设置的官职。
主要是为了镇压羌人部落叛乱,隔绝西羌与匈奴的交通,同时可以募集羌兵义从,协同作战,戍卫边塞。
有了这个官职,赵统又可以多一营兵马,而且完全不受其他人管辖。
赵广平虏中郎将,四品杂号将军,地位比平虏校尉要高多了。
夏侯威的振武将军,比奋武高一级,没什么好说的。
王平,张嶷,高翔三人直接越过了偏将军等职务,从小校成功晋级五品杂号将军。
除了几人外,军中其他人也是各有封赏。
赵云得知赵统的消息,那也是十分的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