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上来哪儿变了,但就是一种“资本上位者”的劲儿扑面而来。
那是那种在华盛顿国会山、好莱坞董事局、硅谷顶级风投里才能看到的气场。
笑容没了,油乎乎的客套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特别北京的那种淡定、端着、压得住场的劲儿:
连眼神都不一样了——刚才还亮亮的、透着少年清澈,
现在变得深了、稳了,带着种“我在审视你说的话”的分寸与节奏。
这种突然的切换,让旁边几位台里领导都愣了一下。
心里头直嘀咕:哎呦,这孩子不是一般孩子啊……
这、这气场也太成熟了吧?
看着不到二十,怎么跟见惯资本谈判的老手似的?
任总甚至下意识往后靠了下,像是被这股子无声的压迫感轻轻逼退。
艾秋兴那边也明显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杨皓真敢在这种饭局上,当着这么多人直接切换身份模式。
原本的“客气礼貌中国学生”没了,现在坐在她对面的,
是一个完全能决定项目走向、能左右几亿美金投资动向的“美式资本核心股东”。
杨皓淡淡抬眼,语气不重不轻,特别稳静、特别从容:“Ellen Eliasoph女士,要是谈生意——咱们得换个场合。
这儿不太合适,这是秦姨组的局,我们不能喧宾夺主。
另外,你知道为什么不跟华纳合作了么?”
一句话,不怒、不冲、不阴阳怪气,却把“界限”竖得清清楚楚。
那种气势不是故意装出来的,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那种“你是你,我是我”的底气。
饭桌上一圈人全给这年轻人的场面劲儿镇住了。
年轻?
是年轻。
但那气场——绝对不是年轻人该有的。
那是“你可以跟我谈,但你不能逼我谈”的资本式底层逻辑。
整个包间突然安静了两秒。
艾秋兴的笑容依旧,但眼神明显收敛了三分锋芒。
因为她意识到了一点:
——眼前这个孩子,可不是个随便能按着谈的角色。
——甚至,他比她预想的,还要难对付。
不激动、不急躁,
但你就是能感觉出来——
屋子里气压一下低了半截。
周围人不由自主都往他这边瞟,
心里都立马明白:——这位爷认真了。
杨皓那股子变化不是靠表情堆出来的,
而是那种**从骨子里往外冒的气场,就像有人悄么声儿把房间里的灯光换成了冷色调。
刚才他坐在椅子上,还带着点“学生”和“晚辈”的松软劲儿,
背微微往后靠,表情礼貌、笑容讨喜,
哪怕说的是客气话,也让人觉得容易亲近。
可现在——只是一呼吸之间,整个人的状态就像啪地切换成另一个频道。
一种不需要抬声、不需要强调,但只要他坐在那儿,就足够让人严肃的气场。
不是“凶”,
不是“摆谱”,
而是那种只有在纽约上东区的私人基金会会议、硅谷董事桌、华尔街闭门会**里才会出现的——
“我不需要证明什么,因为我手上拿着决定权”的气度。
北京话说就是:“爷不说话都能把这屋儿镇住。”
他眼神没变凶,也没眯,但原本带着温度的笑意彻底退出了眼底。
换成一种特别美国精英化的审视,不咄咄逼人,却让人觉得自己被看穿了三层皮。
眼神稳定、沉着,视线落在艾秋兴身上时,不闪、不动、不卡壳,
像一个习惯了在董事会里听别人做汇报的决策者——你随便说,我听着,但我的判断不由你左右。
北京话儿点讲就是:“我看着你,但我不搭理你那套。”
嘴角没有笑,但也没有不耐烦,
是那种美国上层最可怕的表情:中性、冷静、无法从表面判断他情绪的那种“职业冷脸”。
他身体往前倾了那么不到一厘米,动作轻得几乎让人捕捉不到,但气场就变了。
腿没叉得很大,也没抖,只是随意地放着,却稳得像钉在地上一样。
肩是松的,背是直的,那种直不是军人的“笔直”,
而是美国精英的“长期自信积累出来的姿态”——仿佛他做任何姿势都是最舒适又最有掌控感的。
手指轻轻敲了一下椅子扶手,但节奏不是急躁,更像在说:“我有时间,但我没必要为你浪费。”
整个人动作克制到极致,没有一点多余动作,没有局促,也没有讨好。
北京味儿说就是:“我坐这儿,就是一颗定海神针。”
不是咄咄逼人,却让人从心底升起一种:
——这人能决定别人命运。
——你最好说点有价值的,否则别浪费他时间。
艾秋兴当场就能感觉到那种“气场落差”:她从原本以为自己在主导话题的人,瞬间被拉成了汇报对象。
艾秋兴原本还带着那种“职业笑容”——嘴角略弯,眼神里透着点社交式的热情,标准的“谈合作”的姿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内卷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内卷娱乐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