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摇曳,将司马师的身影在墙壁上投射成一尊沉默的巨人。
光影随火焰微微跳动,仿佛那巨影也在呼吸,在低语。
他指尖轻叩着那枚不起眼的标记,许都城郊的破庙——那是蒋骁与孙佑体系下最隐秘的一处联络点。
指尖触感粗糙,纸面微凹,墨迹边缘泛着陈旧的暗褐,像干涸的血痕。
战报上的胜利墨迹未干,文鸯匹夫之勇虽烈,终究是撞碎在了铁壁之上。
纸页边缘尚有余温,似还带着战场硝烟的气息,焦糊味混着血腥气在鼻尖萦绕,刺得喉头微痒,如同吸入了一缕烧尽的枯草灰烬。
然而,真正的战场,从来不在刀兵相接之处。
他收回目光,对着空无一人的角落缓缓开口:“传令给冯昭,围而不杀。我要让毋丘俭看看,他倚仗的这头幼虎,是如何被我圈在笼中,慢慢耗尽利爪的。”阴影中传来一声极轻的应诺,如风掠过枯叶,窸窣作响,随即消散无踪,只余烛火轻轻一颤,墙上的巨影随之晃动,仿佛吞咽了一口黑暗。
就在这抹烛光于洛阳东门血誓营的密室里再度亮起时,千里之外的寿春城外,清晨的寒雾正裹挟着血腥与焦臭的气息,湿冷地贴在皮肤上,如同裹尸布般黏腻,渗入衣领,激起一阵阵战栗。
冯昭立于高台之上,遥望着西岭方向那缕久久不散的残烟。
灰白的烟柱在铅灰色天幕下扭曲升腾,随风飘来的是焚烧尸骨的恶臭,夹杂着皮肉焦裂的腥膻,令人作呕。
他喉头微动,却从中品出了一丝胜利的甘甜——那是权力在握的滋味,是敌溃我振的快意,舌尖泛起一丝铁锈般的回甘。
他嘴角微扬,正欲下令麾下精锐趁势追击,将文氏残部一网打尽,一名亲兵却飞奔而至,甲片碰撞声清脆刺耳,靴底踏在冻土上发出“咯吱”闷响,高举令箭:“大将军有令,暂缓清剿,对叛军围而不攻!”冯昭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他一把夺过令箭,木质纹理硌着掌心,几乎要将其捏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隐隐传来木纤维断裂的细微声响。
围而不攻?
这是何等的妇人之仁!
他眉头紧锁,心中冷笑连连:司马师,你终究还是被那虚无缥缈的士林清议束缚住了手脚,生怕背上一个“屠戮忠良之后”的骂名。
可笑!
战场之上,岂容半分怜悯?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走入自己的幕帐,皮革掀动时带起一阵冷风,吹得案前油灯忽明忽暗,火苗拉长又蜷缩,映出他脸上跳动的阴翳。
他一把推开案上的军务,竹简滑落,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纸页翻卷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他铺开一卷新简,提笔疾书,笔锋饱含怒意与不屑:“大将军拘于清议,养寇自患,昭恐难继先公遗志。”信写罢,他用火漆封缄,滚烫的蜡滴落在指背,留下一点灼痛,皮肤瞬间绷紧,一股焦糖般的气味悄然弥散。
他将信交给心腹送出,指尖残留着热蜡的黏滞感。
他并未察觉,就在他奋笔疾书之时,帐篷一角的阴影微微晃动,一名身形与普通士卒无异的男子,用一种特有的指法在掌心飞快划过几下,指尖在粗糙布料上摩挲出细微沙响,如同夜虫啃噬朽木,将那句话牢牢记下,而后悄然隐没在晨雾之中,身影如融雪般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洛阳东门血誓营的地下密室,烛火将墙壁上的地图映照得忽明忽暗,光影在朱砂标记间游走,如同活物。
卞彰展开一幅最新的情报图卷,羊皮纸发出轻微的窸窣声,他的指尖重重点在寿春城外,一个代表“冯昭驻地”的标记上:“此人三日之内,连续发出七道送往其弟司马昭的密信,每一封都走了不同的驿路,显然是在刻意避人耳目——这些信件皆以‘家书’名义递送,却夹带军情摘要。”韩曦站在一旁,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空气中的尘埃:“我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命沿途驿卒在每一枚蜡丸的火漆印上,嵌入一枚微型铜钉,形为‘己亥’暗记。此记唯有在特定角度透光可见,既不易暴露,又能精准追踪信件流向。”
案后,端坐着的少年天子曹髦,正用指腹轻轻摩挲着一枚调兵所用的青铜符。
金属冰凉,纹路深刻,指尖划过“虎符”二字时,传来细微的刮擦感,仿佛触摸到历史的棱角。
他闻言,并未露出丝毫急切之色,反而淡淡一笑:“不急。让他继续写,写得越多越好。这兄弟之间的怨怼,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只需帮他们多记上几笔,这账,就越算不清了。”
数日后,内侍捧着帛书步入太极殿偏阁。
最后一丝烛火燃尽,殿内陷入一片黑暗。
曹髦听着内侍低声诵读密报,声音在空旷殿宇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如同枯枝在风中轻颤。
“找到了?”他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
“回陛下,帛书用的是洛阳南坊桑皮纸,墨中有锈腥之气,似经久置——正是我们前日故意泄露的伪造文书,已被寿春方面截获。”曹髦嘴角微扬,唇边浮起一抹近乎冰冷的弧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