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岳背着孟广义,第一个将脚踏上那片冰冷的青石板时,一股与身后那潮湿溶洞截然不同的、干燥而又沉闷的空气,便迎面扑来。
那是一种混合着尘土、矿物以及某种未知膏状物燃烧后所特有的、属于陵墓深处的、被封闭了两千年的独特气息。
梁胖子、陈晴和孙先生紧随其后,四个人,五道身影(算上昏迷的孟广义),就这样,正式踏入了那条散发着幽幽绿光的未知墓道。
随着他们所有人的进入,那扇巨大的旋轴石门,在他们身后,竟缓缓地,自动地,开始反向旋转!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中,石门再次闭合,最终在一声沉闷的“咚”声后,重新恢复成了那面浩瀚而又冰冷的星象图石壁,将他们与来时的溶洞,彻底地隔绝了开来。
退路,已断。
前方,是唯一的生机,也可能是更深的绝境。
这条墓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平坦、宽阔、且笔直。
脚下的青石板,被打磨得异常光滑,严丝合缝,甚至能倒映出头顶那幽绿色的光芒。两侧的墙壁,也都是由一整块、一整块的巨型青石垒砌而成,表面光滑如镜,看不到一丝缝隙。
而那些提供着照明的、镶嵌在墙壁上的、如同夜明珠一般的所谓“长明灯”,也并非传说中那般玄妙。借着微光,林岳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是一个半球形的青铜灯罩,里面装着一种半凝固的、如同鱼油膏一般的物质,而那幽绿色的光芒,正是从这种膏状物的中心,一小撮如同沙粒般的、正在缓慢自燃的磷粉上散发出来的。
这是一种极其聪明的、利用了物质缓慢氧化原理的设计,虽然无法真正做到“长明”,但维持个上千年,却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真正让林岳感到心惊肉跳的,并非这些巧夺天工的古代科技,而是这条墓道本身——它太平静了,太“安全”了。
他们已经小心翼翼地,朝前走了将近一百多米,除了脚下坚实的石板路,和两侧冰冷的墙壁,他们没有遇到任何东西。
没有传说中的伏弩、没有绊脚的翻板、更没有那些足以让人瞬间化为白骨的毒气或是流沙。
整条路,笔直向前,一览无余,安静得,就像是一条通往公园的林荫小道。
这种反常,比任何机关陷阱,都更让人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不安。
“邪门了”跟在林岳身后的梁胖子,终于忍不住了,他紧了紧怀里的猎枪,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用气音在嘀咕,“这……这他娘的也太不对劲了吧?怎么跟逛公园似的?按照咱们以往的经验,这种一看就是主墓道的路,不都应该是三步一个坑,五步一个箭,走错一步就得去跟阎王爷报道的吗?”
林岳没有回头,但他用一个手势,示意梁胖子保持安静。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地扫视着地面和墙壁上的每一个细节,大脑,则在飞速地运转分析着。
梁胖子能想到的问题,他自然早就想到了。
这绝不可能是那位能设计出“贴壁人俑”这种歹毒机关的墓主人的仁慈。如此平坦安全的道路,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而能够解释这种不合理的理由,只有一个所有他们本应该遇到的、那些致命的机关陷阱,都已经被走在他们前面的那伙人,给一一“趟”掉了!
那伙在溶洞中,拥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神秘的敌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或者更加专业的手段,为自己这群“后来者”,硬生生地,扫清了一条通往地狱深处的、安全的大道!
一想到这里,林岳的心,就沉得更深了。
这不仅证明了那伙人的专业和强大,更意味着,他们与那伙人的距离,可能比自己想象中,要近得多!
就在他脑中飞速思索之际,走在最前面的林岳,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的身体,在一瞬间绷紧,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他举起一只手,做出了一个“停止前进,隐蔽”的战术手势。
身后的三人,立刻条件反射般地,各自靠向了墙壁,屏住了呼吸。
“把头,怎么了?”梁胖子紧张地问道。
“你们看这里。”林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缓缓蹲下身,用手电的光柱,指向了他面前的一片区域。
这里是墓道中段,一处略微开阔的地方。乍看之下,和之前走过的路,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林岳那手电筒的光柱照射下,一些非正常的、极其细微的痕迹,开始显现了出来。
首先,是在他们右侧的墙壁之上。
那光滑如镜的青石壁上,赫然出现了几个不起眼的、如同麻子一般的小坑。林岳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触摸了一下其中一个坑洞的边缘。
“是弹孔。”他用一种极其肯定的语气说道,“孔洞很浅,嵌入不深,而且口径很小。说明子弹的威力不大,射出它的,很可能是一种手枪,或者……微型冲锋枪。”
紧接着,他又将光柱,移到了地面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最后的把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最后的把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