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刚办公室出来,林风和张成的脸上都多了一份凝重的神色。
一周时间,找到“滚刀肉”孙德胜的突破口。
这个任务很艰巨。
回到大办公室,张成把林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他把那份厚厚的卷宗摊开在桌子上,指着上面的内容说道:“小林,这个案子以前都是我们二科在跟。”
“他们前前后后查了快两年,能用的常规手段基本上都用遍了。”
“所以我们想再从正面硬冲,恐怕很难有什么新的发现了。”
张成虽然是副主任又是老纪检,但却没有丝毫的倨傲。
他很认真地在和林风商量着对策。
经历了公选的事情,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人绝不能用普通的眼光去看待。
林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张哥,我明白,正面强攻就像拿榔头砸一个铁核桃,只会把我们自己的手给震麻了。”
张成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对,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的想法是,咱们下午兵分两路。”
“我呢再去一趟二科,找以前办这个案子的老同事聊聊,看看能不能从他们以前那些没有被重视的旧线索里淘出点有用的东西来。”
“你呢就辛苦一下,把这份卷宗再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尤其是那些举报信的内容,看看能不能从那些举报人的字里行间分析出什么新的角度来。”
这个安排很稳妥。
也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
“好的张哥,没问题。”
林风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
下午。
办公室里大部分人都出去办案了。
显得有些空旷。
林风的桌子上摊满了关于孙德胜的所有材料。
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茶。
将那些几乎能被人翻烂了的卷宗,又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
举报信有七封。
笔迹各不相同。
但举报的内容大多都指向了孙德胜贪污受贿。
可就像张成说的那样。
这些举报都只有模糊的指控,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根本无法作为立案的依据。
林风又拿起孙德胜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和他家庭成员的所有资料。
照片上。
孙德胜的妻子是一个看起来很朴素的中年妇女。
儿子则是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年轻人。
一家三口看起来就是那种最普通不过的工薪家庭。
所有银行流水、所有的消费记录,都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找不到任何反常的地方。
林风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再去纠结于卷宗里的那些细节。
他开始在自己的脑海里疯狂地搜索着。
搜索前世所有跟孙德胜这个名字有关的记忆碎片。
这个“滚刀肉”真的就天衣无缝吗?
真的就没有任何可以被人抓住的软肋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风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了无数的画面。
吴振华的酒后吹嘘、市府大院里的各种传闻,甚至一些他曾经看过的、不起眼的地方新闻……
突然。
一个已经被他遗忘在记忆最深处的信息猛地跳了出来!
那是在他出事之后。
他一个人颓废地窝在廉价的出租屋里。
每天靠着酒精和泡面麻痹自己。
有一天,他无聊地翻看着手机上的本地新闻APP。
一条很不起眼的社会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
新闻的标题是。
《寒门学子考入名校,神秘善款雪中送炭》。
报道的内容是说海州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二女生家庭很贫困。
但是她却很幸运地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笔来自社会好心人的“神秘善款”的资助。
这让她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记者在报道里还特意采访了那个女生。
女生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地感谢着那位从未谋面的好心人。
当时,林风只是把这当成一个普通的正能量新闻。
扫了一眼就划过去了。
可是现在。
当他拼命地回忆着关于孙德胜的一切时。
这条新闻却鬼使神差般地又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为什么?
为什么他会把这条新闻和孙德胜联系起来?
林风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他想起来了!
在那篇新闻报道的最后面,记者为了体现报道的真实性,提了一句那个女大学生的家庭背景。
报道里说,那个女生的家乡是海州市下面一个叫做石桥镇的偏远乡镇。
而石桥镇!
这个地名,林风很熟悉!
因为。
他刚刚才在孙德胜的家庭成员关系表上看到过!
孙德胜有一个血缘关系很远的远房表侄。
那个表侄就是石桥镇的人!
这个发现,让林风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是巧合吗?
一个受“神秘善款”资助的贫困女大学生。
一个和孙德胜来自同一个乡镇的远房亲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