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晨滑动视频,天幕中出现了新的标题
【盘点历史十大民族英雄】
这标题一出,各个朝代瞬间炸开了锅。
秦朝,秦始皇嬴政微微皱眉,目光紧紧盯着天幕,心中思索着自家大秦儿郎谁能榜上有名。蒙恬将军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却难掩期待。
汉朝,汉武帝刘彻端坐在龙椅上,眼神锐利,嘴角微微上扬,满是自信。他心中想着,我大汉名将辈出,卫青、霍去病定能在这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卫青和霍去病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又保持着大将的沉稳。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李广将军一生征战,抗击匈奴,也应上榜;有的则坚持卫青、霍去病功绩更为卓着。
唐朝,李世民轻抚胡须,嘴角含笑,“我大唐名将如云,定有不少英雄能入此列。”李靖、李积等将领挺直了腰杆,眼神中满是自信。
宋朝,岳飞正于营帐中研读兵书,听闻此标题,放下手中书卷,望向天幕,眼中闪烁着坚毅之光,他深知自己一生精忠报国,若有此盘点,定要为大宋争光。
明朝,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地看向天幕,心中暗自思量:我大明开国至今,英雄豪杰辈出,这榜单上定有我大明之人。
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将领站在一旁,神色骄傲,他们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自是有底气上榜。
于谦站在文官队列中,虽神色平静,但紧握的双手透露出他内心的期待,他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于危难之间。
戚继光听闻消息后,放下手中的军务,疾步来到能看到天幕的地方,他一生抗倭,守护了沿海百姓的安宁,对自己能否上榜也颇为关注。
朝堂之上,官员们议论纷纷,有的提及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也算民族英雄;有的则坚持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将领才更符合标准。
众人皆翘首以盼,等待着榜单的揭晓。
而清朝,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官员们争论不休,都在猜测哪些人能成为民族英雄。
天幕继续播放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中的十大民族英雄,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大将军卫青
卫青是西汉杰出的军事统帅,以卑微出身逆袭成为抗击匈奴的“帝国双璧”之一,其生平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深刻影响了西汉的边疆格局与民族关系。
一、卑微出身:从奴仆到皇亲,命运的转折
卫青出身极低,父亲郑季是平阳县吏,因与平阳侯府女仆卫媪私通生下他,自幼被寄养在父亲家,却被当作奴仆,受尽郑季子女的欺凌。稍长后,他回到平阳侯府,成为骑奴,负责侍从平阳公主出行。
命运的转折点源于其姐卫子夫。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刘彻到访平阳侯府,看中歌女卫子夫,将其纳入宫中。卫青也因此得以入宫,先任建章宫监,后因卫子夫受宠,被提拔为太中大夫,逐渐进入汉武帝的视野,开启了从“奴仆”到“朝臣”的转变。
二、军事生涯:七击匈奴无败绩,重塑汉匈军事格局
卫青的军事才能完全在抗匈战场中展现,一生七次率军出击匈奴,未尝一败,每一战都精准打击匈奴要害,彻底扭转了西汉对匈奴“被动防御”的局面。
1. 首战成名:龙城大捷,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反击,卫青任车骑将军,率一路军出上谷。其余三路或惨败、或无功而返,唯有卫青孤军深入,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杀匈奴700余人后凯旋。这是西汉对匈奴作战的首次主动出击胜利,打破了汉初以来匈奴“战无不胜”的威慑,也让卫青一战封神,被封为关内侯。
2. 收复要地:河南之战,为汉朝筑牢北疆屏障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辽西、渔阳,卫青率大军采用“迂回侧击”战术,避开匈奴主力,西绕至匈奴后方,突袭盘踞在“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地区)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部。此战共斩杀匈奴2300人,俘获数千人畜,彻底收复了被匈奴占据多年的河南地。
汉武帝在此设朔方郡、五原郡,迁徙十万百姓屯田戍边,修筑朔方城。河南地的收复,不仅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更成为西汉日后反击匈奴的“前进基地”,战略意义极为重大,卫青也因此被封为长平侯。
3. 横扫漠南:重创匈奴主力,迫使其北迁
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率三万骑兵出高阙,夜袭匈奴右贤王庭(匈奴王庭之一,负责西部疆域)。右贤王毫无防备,仅率数百亲随突围,汉军俘获匈奴小王十余人、部众1.5万人、牲畜千百万头。此战是对匈奴右贤王部的毁灭性打击,卫青因功被拜为“大将军”,统领全国军队,成为西汉军事最高统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