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玻璃之后,或者说,在那扇虚掩的会议室门旁,陆寒州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外界的一切声音——空调的低鸣、远处依稀的车流、甚至会议室里逐渐升高的辩论分贝——都在这一刻被无限拉远、模糊,最终沦为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他的全部心神,都被脑海中那清晰无比、如同亲历其境般呈现的“蓝图”所占据。
林晓晓的心声,不是零碎的抱怨,不是片段的灵感火花,而是一套完整、严密、且极具颠覆性的战略构想。它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齿轮——从技术路径到用户体验,从文化内核到商业落地——都严丝合缝,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过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方式,触及现代人的灵魂。
他听到了她对“区块链数字藏品”方向的彻底否定,那不仅仅是不认同,而是基于对文化本质深刻理解的、一针见血的批判——【消费文化】。这个词,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剥开了之前许多看似光鲜提案的虚伪外衣。
他听到了她构建的那个“非遗文化元宇宙深度体验与共创平台”。“深度体验” 与 “用户共创”——这两个核心支柱,精准地击中了当前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在追求却难以真正实现的要害:参与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高精度扫描与VR/AR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还原“真实”;故事化任务驱动不是为了游戏化而游戏化,而是为了赋予“意义”;UGC共创与实物转化,更是神来之笔,直接将虚拟世界的热度引燃至现实,形成闭环,创造了“价值”。
这不仅仅是一个创意,这是一个生态,一个能够自我生长、自我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
陆寒州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
这种震撼,远超他第一次确认自己拥有读心能力时的世界观冲击。那是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惊愕,而此刻,是一种对被严重低估的才华的惊心动魄的发现。
他一直知道林晓晓内心活跃,有灵气,甚至有些小聪明。他利用这份“灵感”解决过项目难题,也将其视为枯燥工作中的一点趣味调剂。他把她拉进项目组,更多是出于一种混合了好奇、利用和一丝他自己也未曾深究的、想要将她纳入自己视野的私心。
他以为他看到的冰山已经足够惊人。
直到此刻,他才骇然发现,他之前窥见的,真的只是浮于水面的、微不足道的一角!
这个坐在角落,被所有人忽视、甚至轻视的女孩,她的思维深度、战略眼光和对人性需求的洞察力,竟然达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
她提出的这个方案,不仅完美契合了“星辰项目”需要“创新”和“破局”的核心要求,甚至……超越了项目本身,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可能引领某个行业风口的可能性。
对比会议室里那些还在纠结于技术参数、营销渠道、或者追逐早已过时概念的声音,林晓晓内心构建的这个世界,显得如此降维打击,如此……耀眼。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翻涌。是发现宝藏的狂喜?是对自己先前低估她的懊悔?还是……一种混杂着钦佩与强烈占有欲的复杂情感?
他需要这个创意。
不,“星辰项目”需要这个创意。公司需要这个创意。
这个想法如同电流般窜过他的四肢百骸,让他几乎要立刻推门而入,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争吵,将这个足以改变战局的方案公之于众。
但他的理智,那属于顶尖商业领袖的冷静和克制,在最后一刻拉住了他。
他不能。
他无法解释信息的来源。他不能暴露读心术的存在,那会毁掉一切,包括他与林晓晓之间这脆弱而奇特的关系。
而且,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由他直接提出,这个方案将永远被打上“陆寒州”的烙印,林晓晓的才华依旧会被埋没,她将继续被困在“关系户”和“打杂的”标签之下,无法真正站起来。
这不行。
他要的,不仅仅是这个方案。
他更要让这份才华,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地、光芒万丈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尽管,那需要时间,需要策略。
陆寒州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澎湃的浪潮。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个角落。
林晓晓已经结束了内心的构建,正有些怅然若失地重新拿起笔,准备继续她那无关紧要的记录工作。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落寞,又带着一种一无所知的平静。
看着她这副模样,再对比她脑海中刚刚诞生的、足以搅动风云的宏大构想,陆寒州的心中,一种前所未有的保护欲和一种更为坚定的决心,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
他不再停留,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议室门口,如同他来时一样。
但他的步伐,却比来时沉重了许多,也坚定了许多。
他的脑海中,已经只剩下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
必须让这个方案,以某种“合理”的方式,成为“星辰项目”前进的方向。
而那个女孩……他绝不能再让她,被埋没在这片庸常的沙砾之中。
喜欢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