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十二月末,肃宗在紫宸殿召集群臣,商议平叛之事。此时的大唐,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安史之乱的战火席卷了大半个国家,叛军占领了洛阳、邺城等重要城池,兵锋直指长安。前线传来的消息一次比一次糟糕,李光弼将军率领的唐军虽然奋勇抵抗,却因为粮草短缺、药材不足,以及宦官监军的掣肘,多次遭遇惨败,士兵伤亡惨重。
班哲、阿彪和马泽也接到了旨意,前往紫宸殿参加议事。三人身着朝服,走进紫宸殿时,殿内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鱼朝恩和李辅国站在肃宗身边,神色傲慢,目光扫过百官时,带着几分不屑。百官们则大多低着头,神色凝重,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担忧。
肃宗坐在龙椅上,面容憔悴,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和焦虑。他看着百官,声音沙哑地说:“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想商议平叛之事。如今叛军势大,前线战事不利,李光弼将军多次上奏,请求朝廷增派粮草和援兵,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说出来。”
肃宗的话音刚落,一名身着绯色朝服的官员立刻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叛军势大,我军不宜与他们正面抗衡,应该暂时退守长安,加固城防,等时机成熟后再出兵平叛。”
“荒谬!”另一名官员立刻反驳道,“若是退守长安,叛军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占领更多的城池,到时候再想平叛,就更加困难了!臣以为,应该立刻增派援兵,筹集粮草,支援李光弼将军,与叛军决一死战!”
“可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哪里还有粮草和援兵可派?”之前那名官员反驳道,“若是强行增派援兵,只会让更多的士兵白白送死!”
两名官员争论起来,其他官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退守长安,有的支持继续出兵,有的则主张与叛军议和,一时间,紫宸殿内吵成了一团。
肃宗皱着眉,看着争论不休的百官,心中越发焦虑。他看向身边的鱼朝恩,语气带着一丝询问:“鱼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鱼朝恩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李光弼将军虽然勇猛,但不善谋略,多次指挥失误,才导致我军惨败。如今之计,应该撤换李光弼将军,另选贤能之人担任主帅,统领全军平叛。”
李辅国也立刻附和道:“陛下,鱼爱卿说得对。李光弼将军年老体衰,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继续让他担任主帅,只会耽误平叛大业。臣推荐左卫大将军程千里担任主帅,程将军年轻有为,勇猛善战,定能率领我军平定叛军。”
班哲听到这里,心中怒火中烧。李光弼将军是大唐的名将,多年来一直镇守边疆,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次平叛,他之所以会遭遇惨败,完全是因为宦官监军的掣肘和粮草、药材的短缺,与他的指挥无关。鱼朝恩和李辅国之所以要撤换李光弼将军,无非是想将程千里安插在军中,掌控兵权,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陛下,臣有话要说!”班哲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躬身道。
肃宗看向班哲,点了点头:“班爱卿有何高见,尽管说。”
班哲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肃宗,语气诚恳:“陛下,臣以为,鱼爱卿和李爱卿的提议不妥。李光弼将军乃大唐名将,忠心耿耿,勇猛善战,此次平叛之所以会遭遇惨败,并非因为他指挥失误,而是因为宦官监军在军中掣肘,干预军务,导致军令无法统一。而且,前线的粮草和药材严重短缺,士兵们饿着肚子,用着劣质药材,根本无法发挥出战斗力。”
“臣以为,如今之计,并非撤换李光弼将军,而是应该罢黜宦官监军,让李光弼将军全权统领兵权,不受任何干预。同时,朝廷应该尽快筹集粮草和药材,支援前线,只有这样,我军才能重振士气,平定叛军。”
班哲的话音刚落,紫宸殿内顿时安静下来。百官们纷纷看向班哲,眼神中带着惊讶和担忧。鱼朝恩和李辅国则脸色大变,眼神凶狠地盯着班哲。
“班哲!你好大的胆子!”鱼朝恩立刻上前一步,厉声呵斥道,“你竟敢在朝堂之上诬陷宦官,说我们干预军务!你可知罪?”
李辅国也附和道:“陛下,班哲这是在故意挑拨陛下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其心可诛!而且,他极力维护李光弼将军,恐怕与李光弼将军结党营私,意图谋反!”
“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班哲冷笑一声,“鱼爱卿和李爱卿,你们不要血口喷人!我与李光弼将军只是在边疆有过一面之缘,并无深交,何来结党营私之说?我之所以维护李光弼将军,是因为他是大唐的忠臣,是平定叛军的希望!而你们,为了掌控兵权,谋取私利,竟然不惜诬陷忠臣,撤换主帅,你们才是大唐的罪人!”
“你胡说!”鱼朝恩气得浑身发抖,“陛下,班哲目无君上,在朝堂之上大声喧哗,还诬陷朝廷重臣,恳请陛下治他的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马大祭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马大祭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