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从林向阳脸上缓缓移开,扫过屋内整洁的陈设,最终落在他手中那个古朴的木盒上。她身后的两名干事也屏息凝神,整个西厢房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院中,隐约能听到贾张氏刻意拔高的、带着幸灾乐祸的议论声,以及更多住户屏息凝神的窥探。
林向阳面色不变,指尖沉稳地打开木盒的搭扣。盒内,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一场审查。
他首先拿出一本深蓝色的硬皮本,封面上印着“红星轧钢厂工作手册”的字样。他翻开其中几页,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他自入职以来,特别是近期几次重要采购任务的完成情况、奖金数额及发放日期,笔迹工整,时间逻辑清晰。
“王主任,这是我近几个月的工资、奖金记录。厂里财务科和后勤处都有备案,可以随时核对。”他将本子递到王主任面前,手指点着上面几个被红笔圈出的数字——那是他几次超额完成任务后获得的、远超普通工人工资的奖金数额。
王主任接过,仔细看了看,微微颔首。这笔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确实不少,但若与其立功受奖的背景挂钩,倒也合情合理。
接着,林向阳又拿出了一叠盖着红章的票据和证明。“这是厂里奖励给我的工业券、布票以及部分特殊采购任务的补贴凭证。”他顿了顿,拿起其中几张明显不同的票据,“这几张全国粮票,是我下乡采购时,用厂里配发的本地粮票,与急需的农户按合理比例兑换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所有兑换过程都有同行社员或村干部可以作证,绝无投机倒把行为。”
他的解释条理清晰,将可能被质疑的“全国粮票”来源提前堵死。
然后,他拿出了最关键的一份文件——一张由轧钢厂后勤处和李副厂长共同签字盖章的证明。上面明确写道,林向阳同志因工作表现突出,多次为厂里采购到紧缺物资和优质副食品,经厂领导研究,特允许其在一定额度内,利用工作便利和个人渠道,为厂里代购部分计划外优质食材,用于改善招待和小灶食堂,费用实报实销,并给予适当辛苦费。
“王主任,”林向阳指着这份证明,“我家中偶尔出现的品相较好的鸡蛋、干蘑,以及上次被人看到的猪肉,大部分来源于此。这是工作的一部分,所有采购物品和资金流向,厂里后勤仓库和食堂都有详细记录,欢迎您随时去查证。”
这一下,直接将个人消费行为合理转化为了“为公家办事”。王主任看着那份盖着红彤彤公章的证明,眼神缓和了不少。这解释,天衣无缝。
最后,林向阳从盒底取出了几封信件和一个小存折。“这几封,是我岳父岳母,也就是周师长夫妇,得知我独自生活,偶尔托人捎来的一些生活费补贴的信件和汇款单存根。他们体恤我年轻,家底薄。”他语气平静,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激,却没有丝毫炫耀,“这个存折,是我将部分奖金和长辈补贴存入银行的记录,每一笔进出都清清楚楚。”
他翻开存折,上面的存款数额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可观,但结合他的收入来源和岳家偶尔的补贴,也完全在合理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存折的流水清晰,没有任何来路不明的大额进账。
将所有证据一一展示完毕,林向阳将木盒轻轻合上,抬头看向王主任,目光坦然,声音清晰而稳定:“王主任,我林向阳是烈士后代,父母用生命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的每一分钱,都来自我的努力工作和我应得的奖励,以及长辈合乎情理的关怀。我改善生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组织的认可,从未侵占公家一分一厘,也从未从事过任何违法违规的活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语气转而带着一丝沉郁,却更有力量:“如果因为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忍饥挨冻、任人索取,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过上了正常、甚至稍好一点的生活,就要被质疑、被举报,那我真的要怀疑,是不是只有永远活在贫困和被剥削中,才符合某些人心中的‘道理’?”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节有度,不仅彻底洗清了匿名举报的污蔑,更将问题的核心引向了举报者那不可告人的嫉妒和阴暗心理。
王主任听完,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不卑不亢的年轻人,再对比院中那些只知道嚼舌根、搞小动作的人,心中已然有了判断。她将手中的证明和记录轻轻放回木盒,脸上露出了进入这个院子后的第一个微笑。
“小林同志,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王主任的语气变得十分温和,“你做得很好,工作努力,生活态度积极,账目清晰,来源合法。街道和组织,鼓励的就是像你这样靠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的青年榜样!对于某些不实的举报,我们会严肃处理,绝不会让踏实干事的同志受委屈!”
她的话声音不小,清晰地传到了院子里,让所有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人都心里一咯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空间助我斩众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空间助我斩众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