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竹海鸭鸣·河湾牧鸭的生态圆舞曲
狗熊林的初夏,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在林间洒下斑驳的光影。生态菜园里的黄瓜藤顺着竹架攀爬,结出了鲜嫩的小黄瓜;稻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像铺在地上的绿毯;林地中的土鸡群自由觅食,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鸡鸣声。光头强站在生态水坝的堤坝上,看着脚下清澈流淌的河道,心里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河道两岸水草丰美,河水中鱼虾成群,正好适合养鸭。鸭子不仅能捕食河中的害虫和小鱼虾,减少病虫害对水稻和蔬菜的危害,鸭粪还能作为天然有机肥料,滋养河道两岸的土壤;而且生态餐厅里的游客对鸭肉、鸭蛋的需求也很大,养鸭既能完善生态循环链,又能增加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我要在河道里养鸭!”光头强把这个想法告诉伙伴们时,生态餐厅的竹制餐桌上,大家正围着一盘刚出锅的清炖土鸡,闻言都停下了筷子。
“养鸭?好啊好啊!”熊二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里的鸡腿,“我最喜欢吃烤鸭、酱鸭、老鸭汤了,养了鸭子,我就能天天吃了!”
熊猫也跟着点点头,用爪子轻轻扒拉着桌上的竹制餐盘,眼里满是期待——它之前跟着光头强在河边钓鱼时,见过河里的小野鸭,觉得它们憨态可掬,很是可爱。
熊大放下手里的汤勺,沉思片刻后说:“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河道养鸭能形成‘鸭护稻、鸭肥田、田养鸭’的生态循环,而且鸭子水性好,在河道里放养,不会破坏森林植被。不过要注意控制养殖规模,不能过度放养,以免污染水质;还要做好鸭舍的搭建和防疫工作,确保鸭子的健康。”
狐妈妈也补充道:“鸭子的粪便虽然是好肥料,但如果直接排入河道,过量了也会影响水质。我们可以在河道边挖一些发酵池,把鸭粪收集起来发酵后再用到菜园和稻田里,这样既环保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大家的支持让光头强信心倍增,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开始了养鸭的筹备工作。光头强先是联系了畜牧部门,咨询了适合河道放养的鸭品种,工作人员推荐了本地的麻鸭和绿头鸭,这两种鸭子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好,而且肉质鲜美、产蛋率高,非常适合生态放养。随后,光头强又去城里的正规孵化场,挑选了500只健康的鸭苗,还采购了玉米、麦麸、米糠等天然饲料。
鸭舍的选址选在了河道旁的一片空地上,这里地势较高,不会被洪水淹没,而且靠近水源,方便鸭子下水觅食。光头强和伙伴们一起动手,用粗壮的老竹搭建鸭舍:鸭舍分为栖息区、喂食区和活动区,栖息区用竹板铺成,上面铺着干燥的稻草,温暖又舒适;喂食区靠近河道,用竹制栏杆围起来,防止饲料被雨水冲走;活动区则连接着河道,用竹制浮桥搭建了通道,方便鸭子自由进出河道。鸭舍的顶部安装了防雨棚,四周也用竹篱笆围了起来,既可以防止天敌偷袭,又能保护鸭子的安全。
为了处理鸭粪,光头强按照狐妈妈的建议,在鸭舍旁边挖了三个大型发酵池,用水泥抹面,防止渗漏。每天收集的鸭粪都会被倒入发酵池,加入适量的秸秆和水,经过密封发酵后,再运到生态菜园和稻田里作为有机肥料。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鸭粪污染的问题,又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形成了完美的生态循环。
鸭苗到货那天,狗熊林的河道边热闹非凡。几百只毛茸茸的鸭苗,叽叽喳喳地叫着,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鸭舍的活动区。这些鸭苗活泼好动,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有的在活动区里跑来跑去,有的好奇地啄食地上的谷粒,还有的顺着浮桥跑到河道里,在水中嬉戏打闹,溅起阵阵水花。熊猫蹲在河道边,看着水中游动的小鸭子,眼里满是欢喜,时不时伸出爪子想去摸一摸,却又怕吓到它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岸边徘徊。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分工合作,精心照料着鸭群。光头强负责制定喂养计划,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饲料都是自己配制的天然谷物,绝对不添加激素和抗生素;熊大负责鸭舍的清洁和消毒,每天都要清理鸭粪,倒入发酵池,还要定期对鸭舍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病发生;熊二负责放养鸭群,每天上午把鸭群赶到河道里,让它们自由觅食水草、昆虫和小鱼虾,下午再把它们赶回鸭舍,还会在河道边巡视,防止鸭子跑丢或遇到天敌;熊猫则成了“鸭群守护者”,每天都跟着熊二一起放养,看到有老鹰在天空盘旋,就会发出警告声,吓得老鹰不敢靠近;狐妈妈和橙橙则负责收集发酵好的鸭粪,运到生态菜园和稻田里,给蔬菜和水稻施肥。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纷纷赶来帮忙。土拨鼠们在河道边挖了一些小沟渠,方便鸭子在浅水区觅食;小松鼠们叼来一些草籽,撒在喂食区,给鸭群补充营养;雪团和松果则蹲在树枝上,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像是在给鸭群加油打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熊出没之森林生存大挑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熊出没之森林生存大挑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