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意渐浓,但上海的空气中却没有丝毫凉爽,只有挥之不去的火药味和死亡气息。蕴藻浜两岸,我军与日军犬牙交错的阵地,在绵延的战火中变得模糊不清。我站在参谋本部作战室巨大的地图前,双眼布满血丝,凝视着那些用红蓝铅笔标记的战线,它们仿佛正在我的眼前,被炮火无情地撕裂、吞噬。
我是韩夏,少将参谋次长,肩负着指挥这个国家抗击外侮的重担。九月的罗店血战,平型关大捷带来的短暂喜悦,以及国联会议的无果而终,都像潮水般在我脑海中翻涌。我深知,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唯有以血肉之躯,去抵挡日军的钢铁洪流。但每一份伤亡报告,每一个牺牲的数字,都像一把钝刀,在我心头反复剐蹭。那份沉重和孤独,几乎要将我压垮。
我的副官陈明,也已经从最初的稚嫩,变得沉稳了许多。他每天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传达着我的指令,也感受着前线的残酷。他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无法抹去的疲惫和忧虑。
“次长,前线急电!”陈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一份电报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电文是关于蕴藻浜北岸我军阵地再次告急的报告。日军正以强大的火力掩护,向我军大场、江湾方向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命令第九集团军司令,务必稳住阵线!大场、江湾是上海防线的核心支撑点,绝不能有失!”我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告诉他们,所有预备队都将投入,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里!”
我的指尖紧紧攥着电报,指节发白。大场,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血肉磨坊”的地方,即将迎来最为惨烈的考验。我知道,日军的目标,是要在这里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彻底切断我军在上海的防线。
陈明领命而去,他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单薄。我重新回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上海北郊的大场镇。那片方寸之地,聚集着我军数十万将士,也凝聚着我全部的希望。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推演日军的进攻路线,我军的防御方案,试图找到任何一丝可以扭转战局的契机。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在敌我火力悬殊,日军拥有绝对制空权和重炮优势的情况下,我军只能依靠血肉之躯,去争取那万分之一的生机。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我能感受到,那些年轻的生命,正前仆后继地倒在大场的阵地上。他们的痛苦,他们的绝望,他们的英勇,都像潮水般涌向我,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我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我本该拥有“先知”的优势,但我发现,即便拥有历史的知识,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我也只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这个“正确”的选择,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十月第一周:大场血肉筑防线
十月的第一天,秋风萧瑟,上海的天空却依然阴沉,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日军集结重兵,在蕴藻浜北岸对大场、江湾、南翔一线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他们的飞机在空中肆无忌惮地轰炸,炮火如同雨点般倾泻在我军阵地上。
上午,参谋本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刘斐将军手里拿着一份份前线报告,眉头紧锁,脸色铁青。
“次长,大场方向,日军动用了大量重炮和坦克,我军阵地多处被突破,部队伤亡惨重!”刘斐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急,甚至有一丝绝望,“日军攻势太猛,我军预备队几乎用尽,防线岌岌可危!”
我的心猛地一沉,巨大的无力感瞬间将我淹没。我能想象到大场前线的惨烈,我能感受到那些年轻将士们面对死亡时的无畏和绝望。
“命令各部,死守现有阵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日军堵在大场之外!”我的声音沙哑,却字字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告诉将士们,大场是上海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大场失守,上海将面临巨大的危险!我们绝不能退!”
我拿起指挥棒,重重地敲击在大场的地图上,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立刻调动所有能动用的炮兵,向大场前线增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压制日军的炮火!”我继续下令,“同时,向后方求援,我们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弹药,更多的医疗物资!”
刘斐将军立正,敬礼,然后转身去传达命令。
接下来的几天,大场镇成为了整个淞沪战场的焦点,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血肉磨坊。我军将士,在极其简陋的工事中,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每一份战报,都让我心如刀绞。我看到那些数字,看到那些阵亡将士的名字,他们的面孔,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浮现。
“次长,八十八师报告,大场西北角阵地失守,日军坦克已经突入我军防线!”
“次长,第八十七师师长来电,请求增援!部队伤亡惨重,即将崩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